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85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三三)(1/3)

    1918年2月2日(臘月廿一),上午九時前後,三原城內 東南轅門街,胡標統帶公事廳合議室。

    屋中長案上,茶盞之中,是新砌的三炮台,蒸汽嫋嫋,芳香馥鬱。

    小碟中,盛著蓼花糖、見見消、南點心之類的三原當地老字號糕點。

    長案兩側,座分主客。

    客位的一方,坐著郭忠清(希仁)、李異材(仲特)、南兆豐(雪亭)、周定方(守中)四人。

    主位的一方,坐著胡景翼(笠僧)、張養誠(義安)、嶽維峻(西峰)、田玉潔(潤初)四人。

    都署的首席特使郭忠清自打進屋入座以來,一直在與屋中眾人講古論今,談天說地,可謂談鋒甚健,其間茶水已經添過了兩三次,卻是一直不見他切入今日的正題。

    胡景翼和嶽維峻、田玉潔始終是神情恭謹、出言謙遜,對麵前的這位辛亥民黨前輩郭先生,表現得極為尊敬。而身邊的張養誠,卻已經是幾度按捺不住,想要站起發聲,卻被胡景翼在桌下,用擒拿手法牢牢地按住了大腿。胡景翼是何等身手,張養誠自覺抗衡不過,無奈之餘,隻得收斂戾氣,低眉順目,神遊物外去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言語試探和氣氛醞釀,看到對麵的四位年輕軍官的情緒一直平穩正常,而且其中的三人在出言答對中也一直表現得態度積極,於是郭忠清直接忽視了如同翁仲一般穩如泰山、閉口不言的張養誠。

    心中覺得鋪墊方略已經差不多都用到了位,郭忠清手中再一次端起麵前茶盞,掂起碗蓋在茶碗中撥動一番後,輕輕啜了一口茶水,順便暗中抬眼掃視了一下對麵胡景翼的麵龐。

    “笠僧啊,你這三原的八寶茶,的確是配的不差呀!”放下茶盞的同時,郭忠清麵向胡景翼微笑著誇道。

    “哦?還請先生指教。”胡景翼順著話題問道。

    “指教不敢,有感而發而已!

    “之所以我說它好,自然有其道理。

    “咱們西北秦隴,冬季嚴寒並且天幹物燥,之於飲茶口味上的偏好,自然與南方各省有所不同。冬季飲茶,不僅限於茶葉本身的品質,更加講究養生進補之道。

    “這綠茶氣味芬芳,澀中蘊甘,滋潤生津,且回味無窮。尤其當中的極上之品,采摘時機都必須在早春的清明穀雨節氣,而且必須在清晨尚未日出、露水還未消散之時,由青春曼妙的采茶少女親手采摘於茶株頂端的新吐嫩芽。此等新茶,方可作為最佳上品的製作原料。不過,如此一來,陰氣尚重的節氣之中,陰氣未散的時辰之內,由陰氣濃重的小女子素手采集,所以,這綠茶雖都經過炒製焙幹,但其本身所深蘊的陰寒之氣是難以徹底消去的。

    “故此,對於吾等北方秦隴之人而言,冬季直飲綠茶,非為君子明智之選。也由此,才有了這等既能品位茶中滋味,又能養生滋補、調養身心的茶中特例----八寶茶啊!

    “方才我之所以說這茶好,其中所說到的好處,卻是不在於這當中的茶葉本身,而是說它的好處在於,這茶葉之外的幾味關鍵配料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