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82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三十)(1/3)

    如果仔細觀察,有心人可以發現,這些垂掛的燈架,向下投影所在之處的地麵,全部都是特地規劃開辟而出的往來通道。通道地麵上,都保留著原來染坊中所鋪設的滑軌。

    通道橫平豎直、四通八達,其寬度可容三輛平板推車並排而過。不時有夥計沿著地麵滑軌的走向,將一輛輛鐵輪推車便捷地推行到目的地,在卸下或者裝運上相應的材料貨物之後,接著繼續沿著滑軌從另外一個方向推車離開。所有移動進出的鐵輪推車,全部隻能沿著固定的進出方向單向移動,由此做到各行其道,互不幹擾,井然有序。

    靠大廳最裏側,隔著梁柱上垂下的厚重帳幕,是相對於大廳地麵,下沉式修建的一大片地方,也就是原先染坊擺放染料漿水的旱池。

    如今,這裏排列著一台台沉重的人力或蒸汽動力的車床設備,軸承飛轉、齒輪咬合、皮帶驅動,正在忙碌地加工著所需的原料或者部件。

    穿過後牆上新開辟的孔洞,兩條水管一路高架直通到後院角落處的一眼水井和後院正中的一方小池塘。

    這方小池塘,原先就是後院中的一處景致,塘中之水本是活水,因為池塘下方有暗渠連通著相鄰街坊之間的漢白渠。其實,池塘就是原先染坊的必備取水設施,其中的活水是進行布匹漂染工作時的必備水源。

    當下,這個池塘繼續以嶄新的方式,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車床運轉和車鑽原料時用來除塵降溫所需淋灑用水的來源地。

    水井與池塘之間的空地上,新架設起一處高大的木製三腳架。三腳架當中又固定著一根粗重的原木,原木的長度高過三腳架許多,在其高出三腳架的部位,又固定著一個巨大的木製軸承,整個三腳架的形象就如同戴著帽子叉開腿站立的瘦高個兒。

    當中這根原木的下部末端,在高過地麵三尺的位置上,又固定著一座巨大的軸承,就如同磨坊裏的磨盤,或是鄉村場院邊上的轆轤。另一根相對細短一些的原木,穿過軸承的中央延伸向了兩側。

    其實,這整個三腳架設施的功能作用,就像是一個磨坊,或者說就是一台水泵。

    此刻,兩匹蒙著眼睛的騾馬,各據細短原木的一方,自動自覺地在三腳架的下麵,不停地勻速繞著圈子,帶動原木頂端的軸承轉動,軸承上的兩條鏈繩再分別帶動著新設在池塘和水井邊上的兩台小水車,水車不斷運行,將水汲取到各自附近高架的如同水塔一般的巨大圓木桶中,從圓木桶的底部再連出水管,最終將這些水源各自輸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

    聯通院子角落水井的那條水管,跨越了院中的一座小煤山,將這些更加純淨的水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後院一側的院牆邊上,直通入那裏一所臨時加蓋的、巨大的“半邊蓋”偏廈之中。

    偏廈內,設置有一台產自英吉利的蒸汽鍋爐,一名赤裸上身、揮汗如雨的施煤工正在不時地揚起鐵鏟,向鍋爐的爐膛內添加著優質的低煙煤土。另有一名鍋爐技師,正在認真地巡視著爐壁上的儀表指針,時而低下頭在賬冊上記錄數據,時而放下賬冊走上前來動手轉動相應的閥門,及時調節鍋壓和爐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