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66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十四)(1/4)

    1918年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前後,西安城內西華門大街北院,陝西都督官署。

    陳樹藩臉帶笑容地放下了電話話筒,隨著哢噠聲響起,臉上的笑容無影無蹤。

    “這南雪亭真的想去三原調停?”桌前站著的吳滄州問道。(吳滄州,字古嶽,河南新鄭人,時任陝西督署參謀長兼衛隊混成協協統,與胡景翼有深交)

    “是啊,雪亭很是熱心哪!說是避免手足相殘,涇陽和三原兩地的百姓也可以逃脫池魚之殃,早日結束紛爭,也可以減輕關中地方在糧秣軍資上的負擔。”陳樹藩緩緩說道。

    “那都督已經答應他了?”吳滄州又試探著問道。

    “是啊,這是好事嘛!笠僧身在此山中,難見廬山真麵目,咱們讓各位知交師友都去跟他坐一坐,談一談,免得他騎虎難下,進退失據嘛!大家都是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當然還是以和為貴,我想笠僧他也一定是心同此願嘛!既然雪亭毛遂自薦,請纓前往,那咱們也就樂觀其成囉!”陳樹藩麵色和藹地向吳滄州解說。

    “那就太好了!希望雪亭此番能夠不虛此行啊!”吳滄州聞言麵上露出喜色。

    “我是這樣想的,要去就請這些師友約好了一起去,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地,氣氛好一些,也容易把話說開。我讓雪亭再等兩天,我也催一下希仁和仲特加緊安排,爭取早日動身,過涇陽的時候再把雪亭帶上,他們三個可以一起進三原。”陳樹藩語氣溫和地說道。

    “都督高見!”吳滄州看著和顏悅色的陳樹藩,一直在擔憂好友胡景翼的他,頓時心裏覺得輕鬆了不少。

    幾分鍾後,吳滄州告退出去後不久。

    副官走了進來,立正敬禮後匯報道:

    “稟報都督,涇陽錢莊票號方麵的眼線,剛打來電話急報,今天上午,南雪亭在涇陽當地的銀號開出了一張匯往三原的匯票,數目是官銀三千兩。

    “同時,涇陽縣署的眼線也電話來報,昨天下午和今天早晨,縣署財政方麵突然將賬麵上的全縣糧款進行了核賬,將目前賬目中的可提取現款進行了統計,數目是官銀三千七百多兩。”

    陳樹藩越聽臉色越是陰沉,手中的拳鋒用力抵在桌沿,慢慢合上了雙眼。

    片刻,眼皮突然睜開,射出一股狠厲之色,嘴裏自言自語地說道:

    “南雪亭,你這到底是打算跳渭河,還是跳涇河啊?哼,不急,先擱著你,到時候咱們走著瞧!”

    言罷,陳樹藩猛地坐正身體,開口大聲說道:

    “記錄:各部人馬務必按照昨日確定的部署加緊調配,盡早布置到位,等候我的命令,隨時準備采取行動。所有調配一律對外封鎖消息,嚴格保密,不得外泄。以上如有違者,視同叛匪,殺無赦!”

    一省軍政權力主宰者的麵無表情的臉上,此刻殺機盡顯。

    ………

    1918年1月28日,中午十二時前後,鹹陽通往西安的官道,路邊小店。

    官道如同鹹陽古渡,每日從早到晚,行人絡繹不絕。

    在這條黃土大道上,人們就這麽來往了兩三千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