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57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五)(1/3)

    1918年1月27日,上午九時前後,涇陽城西門內,鐵門街,鐵門客棧。

    所有人都擁在晏平的房中,或坐或站,全都默默無言,屋內鴉雀無聲。

    晏平斜靠在床頭,雙眼合閉,如同老生入定,一動不動。

    眾人知道,這是晏平在想事,而且這是在思考重要複雜事情時候的老習慣,於是都自覺保持肅靜。

    靖平和慕平先後帶回來了來自三原和西安方麵過路客商們談論的消息,以及一份淩晨趕著增刊的《三原報》號外。就連去租馬車的景平,也帶回了消息靈通的車把式們之間傳說的小道消息和涇陽城內的相關街談巷議。

    靖國軍郭方剛(郭堅)所部的首席猛將、郭的生死兄弟耿端人(耿直)在蒲城不幸陣亡,還是死在了胡笠僧(胡景翼)的帳下幹將嶽西峰(嶽維峻)的手裏。

    三原城內,胡曹兩軍入城已有半日又加一夜,直到今晨,卻未在城內共同公開任何的相關通告。

    報紙號外上,登載了三原舉義成功,殲滅曾協的喜訊,以及關於戰事經過的詳細報道,還以將信將疑地口吻,提到了陰兵劫營的市井風聞。最後,還登出了曾嚴兩個賊酋衝出埋伏後逃回西安的確切消息。

    關於西安方麵,沒有任何都督府有明顯動作的相關報道。隻是報道之前驪山方麵確實的消息,陳柏森(陳樹藩)都督營帳正在驪山巡視,其本人這兩日並不在西安城內。

    多好的機會啊!哪怕陳柏森今日趕回西安,其作出反應,哪怕處置得再快再高明,麵對戰局一日兩夜之間驟然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那也難免是措手不及,捉襟見肘。

    可是,自己方才最為擔心的局麵還是出現了,義軍各部之間已經出現了短期之內難以彌合的嫌隙。

    胡笠僧和張義安(張養誠)、曹俊夫(曹世英)和高峰五(高峻)、郭方剛和耿端人,這是目前義軍中最為主要的三股力量。

    其中,胡與郭兩方素來不合。

    胡笠僧文武兼備,治軍甚嚴,保境安民,口碑極佳。

    而郭方剛性情豪放,所部兵源有些類似曾協,招安的匪寇比例太多,而且郭部在民間招納新兵時門檻太低,軍中多有行為失檢之人。是以在靖國諸軍中軍紀最為敗壞,經常擾害地方。

    所以,胡笠僧曆來恥於同郭方剛為伍,視郭部等同於賊寇。兩軍之間,在之前的一年多來,隻要遭遇戰事,必然全力以赴,相互下手絕不留情,其間互有不少的傷亡。

    雖然在此前數月,胡以大局為重,多次向郭耿兩人示好,在雙方對陣之際,暗地裏互通消息,甚至放水讓路。由此,兩方彼此間也難得地獲得了一些諒解和信任。

    這種關係的改善得來不易,卻因為這次耿端人的意外陣亡,無異於在往日的刀口上狠狠地灑了一把鹽。恐怕,本來艱難維持的脆弱合作關係,將麵臨著崩解的危險。

    而曹世英為人喜功,好勝之心較重,所部又兵多將廣,目前在靖國軍各部之中勢力最盛,大有一統靖國軍兵權之誌,他是絕對不會甘心處於他人之下的。

    如此,三方各懷心思,急切間,怕是難以消除隔閡。更遑論合兵整編,統一號令,殺奔西安。

    可是,戰機難得啊!時間拖延一日,戰機便會減弱幾分!

    備補營上下和自己這幾人拚命掙回來的天賜良機,一旦被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拖延貽誤,事後,則不知要用多少關中男兒的血肉和三秦百姓的苦難才能彌補得回來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