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二百六十三章 媒體的嘴(1/2)

    丘好問抿了一口茶,接著丁海山的話頭道。

    “又回到此前的話題。我剛才了,某些人屁股是歪的,所以一味地強調自有競爭的好處,卻有意無意地掩蓋它的壞處。有些人可能是真,讀書讀傻了,以為我們按照西方的做了,幸福自有的生活就馬上降臨。卻忘記了歐米資本的目的,是來賺我們的錢,不是做慈善帶領我們致富的。他們可以給我們虛無空洞的自有皿煮等理想啊,追求啊,反正不用花錢。要讓他們真金白銀掏錢出來,願意嗎?口惠而實不至,誰都會做”

    丘好問端起熱茶壺,給嶽安寧和丁海山的茶杯分別斟滿,繼續道:“我也一直在強調,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刀切。金融監管不完全放開,保護我們的財富不會被肆意掠走,但是又不能管得太死。金融其實是一泉活水,它能帶來創新和發展。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我們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能簡單粗暴了,必須花心思。”

    “我們既要看遠方,又要顧著腳下。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路是最重要的。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蠱惑。因為被慫恿去的路可能是沼澤,被勸上的高速幹道可能就是斷頭路。蠱惑你的人他也沒走過,兩張嘴皮一碰,張口就來,不用負任何責任,後果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以前我們是摸著蘇維埃過河,現在我們是摸著米帝過河。所以淺嚐即止,隻學皮毛不行;邯鄲學步,全盤照抄也不行。南橘北枳這個最基本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這世上,永遠沒有最完美的製度,隻有最適合的。而這個適合,需要到處學習,取長補短,更要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曆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好問,你這句話得很有見地。”嶽安寧點點頭道,過了一會,琢磨過一番的他搖搖頭道:“這些問題我們都能看得出來。隻是這樣,對於我們領導幹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聽完嶽安寧的感歎,丘好問鼻子一哼道:“要是某些人以為當官還跟歐陽修一樣,正事不做,跑去寫什麽《醉翁亭記》附庸風雅,那就真正搞笑了。”

    嶽安寧聽出他話裏的牢騷,笑了笑,不再往下了。

    丁海山這會已經聽出兩人跟自己談這些話題的深刻含意來。同時,他真的對自己老板的手眼通感到欽佩。

    聊了幾句,嶽安寧又轉移了話題,聊起房地產市場來。

    “城市經營得方向是沒錯的。從歐米到曰翰等發達國家,他們的例子無一不證明,城市擴大化,是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隻有城鎮化,大部分的人民居住在城市裏,生活水平容易提高,醫療教育保障的措施也容易實施。就是普法和法治建設,也相對容易很多。”

    “嶽叔你感受很深啊。”丘好問開著玩笑道。

    “那是當然。我在讀大學時,參加過幾次團中-央組織的貧困山區幫扶工作,在太行山區、秦巴山區都待過一段時間。感受過那些村民的純樸善良,也被他們的愚昧無知和自私自利氣得想打人。後來深刻反思,發現是閉塞和惡劣的環境迫使他們如此。訊息閉塞,經濟落後,不僅物質匱乏,精神生活也極度空虛,所以思想才會被那些愚昧和無知給占據了。惡劣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們不得不自私自利,否則很難存活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