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二百五十五章 餘波閑談(一)(1/2)

    與眾不同的《十月圍城》上映,觀眾們反應非常好。這部電影故事情節緊湊流暢,扣人心弦,很典型的商業故事片模式。武打場麵精彩好看,除此占多數的拳腳和冷兵器打鬥之外,還有槍戰,爆炸,馬車追逐戲,該有的驚險刺激場麵都有。而且都是配合情節來的,緊扣主題,不是為了湊場麵好看而硬塞進去的。

    尤其是在網上,前幾個月就被炒得沸沸揚揚的這部電影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的關注,很多網友觀影後第一時間把感想寫在論壇上。

    其中一篇文章極具代表性,也是最火的帖子之一。

    它寫道:“這是一部以人物的角度去拍攝的主旋律片。它首先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貼近,接地氣。不再像以前的主旋律片,一水的高大全,看多了就覺得虛假空洞”

    “但是《十月圍城》就不同,它通過一個社會不同人物的視野去看待同一件事-葛敏。有熱血學生,有愛國文人和富商的,有唯利是圖的警察,有微不足道的販夫走卒,他們眼裏的葛敏,慢慢匯聚成了《十月圍城》。裏麵的人物往往顯得很渺,甚至顯得很自私,但就是這些,才讓這部電影顯得很真實。這些人物犧牲時,才讓我們的心感受到那份痛楚-‘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是葛敏’也充分印證了一點,曆史是由人民群眾書寫的。”

    “最出彩,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反派,他不再臉譜化,不再是醜陋、愚蠢、凶殘,他也滿腹經綸,出的大道理能讓博學多才的愛國文人陳少白,不知如何回答。甚至他也愛國,隻是他愛的是腐朽的清廷。他確實凶殘,但恪守著最後的人性-師道,兩次三番放過自己的老師,最後還死在了老師的背後一槍。臨死前如同烈士一般,大吼一聲‘已報國恩’!”

    “這一幕,跟陳少白背後開槍,殺死幾次饒過自己性命的學生後那種彷徨和迷茫;李玉堂抱著兒子痛哭,經曆著葛敏給他帶來的切身之痛;以及學友哥領盒飯後那個長鏡頭,成為我記憶最深刻的四處場景。正是這種戲劇化和反襯對比,把矛盾和衝突最大化,才會讓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當時社會的昏暗,多少仁人誌士,為了解除民族的苦難,在痛苦中摸索著。”

    “確實,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痛苦,那份悲憤,那份激昂,那份熱血我們也明白了,我們能感受到這些,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一直都深愛著這個國家,這片土地。”

    但是也有不少保守的電影人和評論家,抨擊這部電影,三觀不正。他們大聲疾呼道:“如此嚴肅的題材,不能用這樣兒戲的手法去表現,簡直就是在侮辱先烈,汙化我們的葛敏事業”

    滬江某酒店的戶外,丘好問看著這些報紙,笑著對嶽安寧道:“這些家夥,扣帽子的本事個頂個厲害!

    “現在他們還是輿論的主流,眾口銷金,不容忽視啊。”嶽安寧勸道。

    他這次來是參加長三角城市發展論壇。這兩年,鼎芯太給他長麵子了。投資額高達近五億米元,今年也開始產出,光是幾大P機的SDRA合同就接到手軟,金額高達近十億米元。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群體和連帶效應。

    圍繞鼎芯芯片製造廠為核心,鼎誠將配套的封裝測試廠,晶圓生產廠等工廠也搬過來了。雖然不是業內“最先進”的技術和工藝,但是對於目前的國內芯片製造產業來,已經難能可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