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二百零六章 第一屆互聯網大會 三(1/2)

    聽張超暘、丁雷、黎光耀講解完各自的話題,大家一片掌聲。

    大馬哥和小馬哥的眼睛裏全是羨慕。一個剛剛賺到點小錢,可是未來如何,還不知道;一個是雖然開始創業了,可什麽時候能賺錢,也還不知道。而新浪、搜狐、網易這三家公司,一看就是雅虎、穀歌、aol在國內的複製和改進。那三家公司在黴國可是風頭正勁,就算收購了look,將其嵌入到正式發布的windows95中,正式確定微型計算機操作係統霸主地位,從而引爆股價的微軟,也難掩那三家的光芒。

    有那三家成功公司做案例,國內新成立的這三家公司成功的機會非常大。怎麽不叫大馬哥和小馬哥羨慕嫉妒恨呢?

    最後是丘好問發言,大馬哥和小馬哥連忙收拾起有些失落的心情,認真聽起來。

    “國內各家互聯網和軟件公司的成立,有諸位的主持,我從來不擔心能不能發展起來,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服務器和數據庫的管理,以及雲計算發展,為你們後續的迅猛發展做準備。”

    雲計算?服務器和數據庫管理,在座的都不陌生,但雲計算是個啥玩意?大家靜靜地等著丘好問的解釋。

    “1956年,christopher    strachey發表了一篇有關虛擬化的論文,正式提出了虛擬化的概念。虛擬化就是我提出的雲計算的基礎架構核心,也是雲計算未來發展的基礎。你們應該都知道,sun、ibm和甲骨文這幾年在大力推進網絡計算機,其實我提出的雲計算跟網絡計算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1993年6月,我在夏季穀實驗室主持和推動了一個叫‘冷雨’的網格計算的項目。網格計算也叫分布式計算,就是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處理,最後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結果。這些計算機的連接就是通過網絡。”

    “你們聽得出來,網格計算對網絡速度要求非常高,計算機之間的數據交互速度,也是網格計算的瓶頸之一。我們專門鋪設了一個數字同步體係(sdh)的光纖網絡,把網絡速度提高到2.5gb/s,然後開始網格計算的試驗,獲得了極大成功。”

    大家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大多數是專業人士,就算馬允,通過這幾年補課,也對計算機和互聯網有了基本認識。眾人都知道2.5gb/s是什麽概念,現在國內撥號上網的速率才64kb/s。

    這才是世界頂尖實驗室該玩的事情啊,丘老大在世界互聯網的江湖地位就是這麽折騰出來的啊。想到這裏,眾人底氣又足了不少。

    “試驗成功後,但是我們並不公開,因為我算是wintel聯盟的支持者?    網格計算試驗的成功?    會極大地助長網絡計算機聯盟的氣焰。所以我秘而不宣。但風聲還是走漏出去了。埃裏森每次見到我都會數落我一頓。幸好他還要靠我幫他改進數據庫技術,否則他那個脾氣。嗬嗬。”

    聽到這裏?    大家都笑了?    尤其是張超暘笑得特別開心。在黴帝計算機圈混過來的都知道,甲骨文老板埃裏森的脾氣是出了名的火爆?    尤其愛懟比爾和史蒂夫。不過鹵水點豆腐,埃裏森對丘好問卻不敢發火?    其中原因就很有意思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