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相大白(1/2)

    《華爾街日報》裏,莫比迪克研究組為了驗證紐約交易所的計算機交易係統的實用性和安全性,用合法和科學的手段進行了一次為期兩周半的試驗。

    試驗的第一項,他們用大數據外加特有的數學模型,分析出來當日股市的“反常股票”,就是按照正常的股票收益理論,應該上漲卻在下跌的股票,然後進行一定規模的試探,比如多頻率數量的交易。一旦股市的反饋觸發數學模型裏達到的某個閥值,就開始開始大規模的快速交易。在股票漲到預期值時,而且相關的反饋數據也符合要求,馬上進行相反的交易操作。

    第一項試驗進行了兩,選中的股票為金千利和寶傑,原因是它們的市盈率和其它相關數據完全符合買入指標,但是實際股價遠遠低於計算值。再分析過往半年的數據,分析出被人為壓價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七十五和七十九,是篩選出來的二十幾支目標股票概率最高的,於是被拿出來做了試驗樣品。結果後麵的實際情況跟計算機運算出來的軌跡非常相似。

    第二項試驗是快速交易試驗。就是通過大數據和數學模型分析出某支股票的上漲概率。當該股票在當的上漲趨勢符合計算出來的曲線時,計算機就會迅速反應,以最快的速度計算出最合理的叫價掛牌,然後上報交易係統,測試能不能搶到掛單。

    經過兩周,每不同板塊的測試,發現該數學模型分析的正確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一,而快速搶單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最後部分,作者以複雜的心情寫著:“整個測試過程在開始之後,所有的操作都交由編寫好的程序,在一個巨大的,擁有快速運算能力的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者隻是監控著它的動態數據,避免它出現錯誤或者防止它崩潰。據測試者稱,在除了第一項試驗的第一的前兩時進行了四次中斷調整,以及第二項試驗的第一的前一個半時進行了三次中斷調整,其餘過程中沒有進行一次中斷”

    文章一出,華爾街仿佛被《終結者》裏麵的那顆氫彈擊中了,無數的人在驚恐中啞然。然後風波以華爾街為中心,迅速向四周吹開。

    《華爾街日報》被搶購一空,華爾街幾乎人手一份,大家都趴在報紙上,眼睛恨不得鑽進每一個鉛字裏,發掘著裏麵深藏著的含義。

    經過反複地讀了幾遍,湯姆終於明白了報紙上這份報道的意思。幾個數學和計算機才聯手大通摩根、花旗和高森,搞了一個測試項目。就是利用數學模型,以及自己DIY的民間版超級計算機,在十一個交易日裏把紐約交易所搞得翻地覆。

    太D欺負人了!湯姆的腦海隻有這麽一個念頭,他抱著腦袋,好像這樣才能擋住那一個個鉛字化成的利箭,避免被射得千蒼百孔。

    幸好整個交易所的交易員都被跟自己一樣,全被這幾個人給玩了一遍,否則的湯姆早就撞破落地玻璃窗,一頭撞死在交易大廳的大理石地板上,以死明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