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一百六十六章 米教授(一)(1/2)

    坐在後座上,丘好問還心思不寧,回味著跟嶽安寧的談話。

    濱海市,他對這座城市的印象還不錯,靠海,又有點山,氣候濕潤,環境宜人,是國內第一批經濟特區。但是它背靠著的濠江實在比不過南港,所以發展得遠遠不如隔著珠江口的南鵬。

    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地皮便宜。自己可以大肆圈地,把特效、動畫、遊戲、應用軟件集中發展。再把自己計劃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座基礎理論綜合研究所,建在那裏,形成一個高規格的學術中心,然後以此為基礎“勾搭”各大名校把研究生院建在附近。

    這裏有世界級名教授講課,有菲爾獎、陳省身獎等獎項獲得者主持課題,將來還會成為華夏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要是晚點來,近一點的位置都沒有了啊,親。

    等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學術中心,再把自己規劃的新能源、航、芯片設計、機電設備等研發中心也建在周圍,完全可以形成華夏的矽穀。相信這個矽穀,應該比那個某某村要強百倍。明明在賣組裝電腦、盜版光碟軟件,卻自詡是華夏矽穀。好吧,你先要恰飯才有發展,你可恰飯這麽多年,孵化出一隻能啯啯打鳴的雞來沒?

    你們搞不像,我來搞。

    嶽安寧他的一位同學好友現在在濱海市當領導,未來幾年內很有機會扶正,也算是一個臂助。好,就這麽搞了。

    柳智敏一個急刹車,把丘好問晃回到現實中來了。他抬起頭,聽到副駕駛位上的鄧淩飛在問情況。

    “大柳哥,這王教授真有這麽權威?”

    “打個比喻,這位米教授在我國電影界,尤其是電影教育界的聲望,等同於劉老在我國數學界。他是中戲第一批教授,後來又負責籌建了京影學院,中戲、京影兩座大山都有淵源。現在中戲和京影的院長、教授大多數都要叫他一聲老師。八十年代初在京影廠、滬影廠擔任領導,和謝晉等導演被上麵委以重振我國電影事業的重任,拍了不少家喻戶曉的電影。不過他是製片主任,幹得製片管理的活,沒有直接從事導演、攝影,所以名聲不顯。”

    “這米教授拍過什麽電影?”

    “《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黃土地》、《大橋底下》、《快樂的單身漢》、《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

    看著鄧淩飛一臉迷茫的樣子,柳智敏突然對這次的任務有點擔心。連這些八十年代著名的電影都不知道,居然想去考導演係?會不會進門沒多久就被趕出來。

    “大柳哥,這些電影名字我聽著耳熟,隻是腦子有點混。”

    “大柳,明有個怪毛病,記名字記不住,書名,電影名,電視劇名,都很難記得住。非得你給個提示。你看我的,明,那部電影,一個美女,下放知青,回來後做裁縫個體戶,還有個女兒,跟《火燒圓明園》裏的鬼子六好上了。”

    “哦,那部電影,拍得好,那位女演員的表演非常細膩,人物的性格、命運和心情的起伏被她用眼神和一些動作很準確地表達出來。倒是鬼子六的表演,太僵硬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