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之光

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回鄉 二(1/2)

    “王師傅,聽你口音,是青溪隔壁良山縣的人?”

    “是的,小丘先生,我是良山縣城關鎮的,退伍時被分到了青溪縣。”

    “真是巧了,我雖然是在青溪縣出生,但是我的籍貫是良山縣,原來的七星鄉,現在合並成九裏江鎮。我爺爺奶奶,大姑二姑,都在那邊,每年都要回去一兩次。”

    “我就說嘛,我們良山縣也是地靈人傑。”

    “王師傅,聽說你以前在機關單位開車,怎麽舍得到益能公司開車了?”

    “掙得錢多唄。”王師傅也不忌諱什麽,直言直語。“益能公司開車,是機關單位死工資的好幾倍,我還是托了關係才搶到這個名額,辦了停薪留職來益能公司上班。”

    “我以前是縣政府小車班的,開車技術,不是我吹,張總是知道的。隻是我進去的晚,資曆淺。在機關單位裏,什麽都排資論輩,要不就是講關係。我能進縣政府靠的我那二等功,加上祖墳冒青煙,哪來的關係?所以好差事總是輪不到我。可我有一家老小要養,光靠那點死工資可不行。”

    十個司機九個是侃爺,剩下那個可能是啞巴。小王嘴巴叨叨不停,跟丘好問談笑風生說了半個小時。

    “張總,很高興見到你。”丘好問轉過頭來,對張長水說道,“我聽阿叔說起過你,哦,阿叔,就是陳偉國陳總了。他年紀比我大一輩,所以我叫他一聲阿叔。他很推崇你,說是你一個不可多得的開拓型的管理人才。”

    “陳總繆讚我了。”張長水謙虛地說道。

    “聽說張總是蓮城大學應用數學係畢業的?”

    “是的。”

    “那我們是同行,我剛從蒲林斯特大學數學係本科畢業。”

    張長水肅然起敬,蒲林斯特大學,全世界學數學的人心裏聖地。早就聽說丘校長的細伢子是個天才,十五歲就被蒲林斯特大學特招,想不到兩年就本科畢業?

    “根據我的淺見,管理一部分工作是匯集企業內外以及上下的信息,篩選匯總,再傳遞出去。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決策,很大一部分看上去都是非理性決策。其實,所有的非理性決策都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隻是這種分析和決策久而久之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直覺。所以外人看上去好像是一種非理性決策。”

    “數學作為理性分析最重要的工具,我相信張總也是依為利器吧。”

    “沒錯,丘先生說的沒錯。大學四年學習得數學知識,使得我曾經能夠救活蓮城汽水廠,現在又能遊刃有餘地調度整個大朗山水廠建設。”

    “嗯,張總,能說說大朗山水廠建設的情況嗎?”

    “好的丘先生,大朗山水廠建設在離大朗山水庫三公裏外的一個山腳下,一條縣道的旁邊。我們在大朗山水庫中心區域的三十米深處采水,再通過一條五四公裏長的水管運送到廠區,在廠房進行一級過濾,也就是砂濾,二級過濾,也就是炭濾,以及最重要的膜過濾。三級過濾後的純淨水經過UV紫外光殺菌後就進入到成品水箱,最後進入到灌裝車間,分灌成不同規格和包裝的純淨水...我們還有一個檢測中心,定期定量進行成品水質檢測,合計有五十四項指標,比世界上最嚴格的得國標準還要多九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