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為善

第三百三十五章 苦主(1/2)

    在分析橫三野雄的眾多信息裏,秦越讀到了很有深度的一篇文章,讓秦越深有感悟。

    這是一個禁賽時對他的專訪,在剛進入職業生涯的時候,他也是心浮氣躁,一旦打的不順,就會陷入亂打的節奏裏,越打越亂,越亂越輸。

    在經曆過一次大地震後,失去住宅和最好的一個朋友讓他頓悟,和生命比起來,勝負不要看得太重,而是要享受勝負的過程,之後的時間,他專心研究中國隊方丹轉型後的打法,學習以防守創造進攻機會的比賽方式,從而變得非常堅韌,練成了現在這種打不死的磨王戰術。

    另外一個分析橫三野雄打法的文章也很全麵,指出他的動作都以穩定為主,很少有過多的跳躍,包括扣殺都以離地很低的輕殺為主,這和很多球手靠重殺撕開防線不同,甚至在很被動的時候還比較依賴殺球,認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他提出橫三野雄采取的是防守才是最好的進攻這個觀點。

    秦越想了想,好像是這樣的,橫三野雄的進攻往往都是在高質量的防守後製造出來的機會,然後一擊致命,成功率非常高,也就是說他追求的是進攻的質量而非數量。

    進攻和防守,到底哪種方式更先進呢?秦越陷入了思考。

    在體力充沛的時候,進攻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能獲得先手,而且具有極強的壓迫性,容易導致對方的失誤,從而把優勢化為勝勢。

    但是在三番對決中,太多的故事發生在對方堅持到了決勝局,首先發起攻勢的一方體力耗盡最後任人宰割的情況,高強度的對抗中,再好的體能儲備一樣會遇到分配不均的問題,即使你還有體力,但是麵對更好體力的對手,往往會力不從心,步伐慢了下來,回球的質量降低,導致被動挨打,失誤連連。

    而防守呢?縱觀很多職業生涯後期的選手,在改打防守後,依然能夠和頂級的球員抗衡,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

    如果把時間拉長,就一個完整的係列賽5天時間來看,這種不會過度消耗體能的打法更是可以讓你直到決賽都可以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相對於華麗的攻勢羽球,有張有弛,以逸待勞可能才是真正的王道,用技術上的成熟來取代更多身體的優勢,這種身體優勢才會變得更加可怕和具有威懾力。

    而且和進攻型球員相比,技術成熟的防守型打法更加的具有觀賞性,層次分明的回球,加上打不死的極限防守,用預判和充滿靈動的假動作完美銜接,你永遠不用擔心那些低級枯燥的失誤,秦越沉浸在這個體係裏,又把方丹後期的視頻找到,相互的參考,試圖尋找勝利的聖杯。

    雖然不依賴殺球,但是秦越的後場進攻已經顯示出獨特的威力了,手腕的最後旋轉讓秦越的殺球變化多,速度快。

    頭頂區的一板下壓也非常有突然性,而這些,都從前台變成了幕後,成為了最後一擊的殺手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