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劍聖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年(1/2)

    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

    商業、經濟上的變革,隻是整個時代變遷的一個引子,本來就關係頗好的“一線三城”之間,接連簽訂了不少補充協議,在聯盟盟約的基礎上,補充了相當多方麵的深化合作。

    包括且不限於軍事互助、政治協商的具體原則,最直白的一點,就是軍力、戰力進行了整合。

    起來簡單,但這卻等於實質上的政治、軍事聯合,是真的開始把三城變得一家人。

    最先開始的,就是官方層麵、背景的戰團、軍團整合,還有民間武力的注冊、軍銜授予問題。

    前者那可是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那意味著三城的官方軍隊和直屬戰團,會在一個“個體”的意誌下進行協調,那麽就有有一個集權機構的誕生也意味著三城高層會放棄自己那部分有效主權。

    直接整合是做不到的,三方的製度、編製差地別,秀江是全體軍事化的一二三四五軍團,一切從大規模戰場出發。

    興平人是以算師為核心的“模塊化”戰團,主要應對各種多發情況,中型的快速反應能力極強。

    時遷城是十二部委製的功能型散養軍團,軍部所轄軍團最多隻有官方總戰力的五分之一,整體軍力非常雜亂,民間戰力其實才是主流。

    三方的戰鬥方式和習慣也完全不同,強行統合既不現實也多半會起到負效應,但整合行動依舊開始了。

    緣由?這次聯合行動的聯合指揮部,就是一個合作模式的成功探討。

    三方各出一部分核心高層,組成一個常態存在的聯合指揮部名義上是更為緩和的“軍事協調委員會”,對三方軍力、戰力部署進行調配,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慣例甚至規則。

    而這,就是意味著很多本質上的改變。

    最直接的,就是應對新時代的挑戰,周遭外族的壓力,興平城可以投過這個委員會,直接從另兩城直接抽調兵力來應付威懾,那可和求爹爹告奶奶式的求援打報告完全不是一個效率可期待、值得信任的兵力,才能算作大局中的有效棋子,那麽中部區域應對其他外族,會有底氣很多。

    委員會剛剛組建,第一個命令就發出來了,組建一個由六城精銳構成的遊騎兵戰團,名為“秋狩軍團”。

    這無疑即使對其職責的描述,又是對這場“雙秋狩獵戰役”的紀念。

    這個軍團直接下屬軍事協調委員會,在其他人還在消化這驚地動鬼神的大步改革,猶豫被其選中是否會影響自己在老家的“忠誠判定”,鄭禮和和平戰團就毫不猶豫的遞交了申請。

    雖然編製還沒確定,但上麵透露出來的消息,基本是穩了鄭禮作為時遷城和興平城合作的一個關鍵點,一開始就在名單之上,他的申請讓很多人少了些麻煩。

    這個時候,中部最強的岩州人也坐不住了。

    他們強勢插手,大量的商業團隊、公司湧入其中,投入了雙子新城“寧平市”、“興平市”的建設之中,還提供了最好的技術團隊,服務於新建秋狩軍團的座駕建設。

    在任何一個聯盟或者國家之中,都少不了派係的,三城然抱團的趨勢,已經異常明顯。

    名義上,新的“軍事協調委員會”是六城成員,聯盟也是六城的聯盟,沒有理由拒絕這種揮著鈔票、技術的土財主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三城核心已經感覺到吃力,撐不住這個場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