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圖書5

6.建築風水學(1/5)

    曆史上最先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清人範宜賓為《葬書》作注雲:“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這就是說,風水是古代的一門有關生氣的術數,隻有在避風聚水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生氣。

    什麽是生氣呢?《呂氏春秋——季春》雲:“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生氣是萬物生長發育之氣,是能夠煥發生命力的元素。

    在郭璞之前,風水還有其它名稱:形法。《漢書·藝文誌》有形法類,其中載錄有《宮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在此條下注雲:“說風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這是它與後世風水的不同之處。”堪輿。堪為天,輿為地。堪又與勘、坎有相通之義。漢代就有了以堪輿為職業的人。《史記-日者列傳》有褚先生記:“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可見,堪輿家有擇時的職責。

    《漢書-藝文誌》載有《堪輿金匾》也是說風水方位之書。此外又有稱風水為青囊、青烏、相宅、地理等。

    對於風水一詞,《辭海》的定義是:風水,也叫堪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著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尹弘基在《自然科學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說:“風水是為找尋建築物吉祥地點的景觀評價係統,它是中國古代地理選址布局的藝術,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將它簡單稱為迷信或科學。“潘穀西教授在《風水探源》一書的序言中指出:“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其範圍包含住宅、宮室、寺觀、陵墓、村落、城市諸方麵。其中涉及陵墓的稱陰宅,涉及住宅方麵的稱為陽宅”。最近台灣學者又提,“風水是地球磁場與人類關係學”。看來,風水大有被抬高扶正的趨勢。

    在論及風水界時,我們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學術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我認為:風水學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一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擇吉避凶的術數,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一種有關陰宅與陽宅的理論與實踐係統的理論,是人們長期實踐經驗的積澱。從現代科學理論來看,風水學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建築學、宇宙星體學、地球磁場方位學、氣象學和人體信息學合一的綜合性科學。

    生態建築學在現代科學的意義上,關注人與建築自然的關係,同中國風水學的“天人合一”宇宙觀,有著根本的一致。

    所謂生態建築學(Acologies)或稱建築生態學(Arcology),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與其環境共生關係的生態學(Ecology)理論基礎上的建築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或者換過來說,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動功能均衡發展的生態學延伸於建築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反映出現代建築思潮的價值取向。

    根據現代科技的成就,生態建築學在依據自然生態係統創造人工生態係統過程中,應實現能量和物質流的平衡,即生態平衡原則。所謂能量流,即能量流動,應包括太陽輻射的平衡,溫度的平衡及風能、水能的集聚與轉化等;而物質流,即物質循環,應包括一切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等。

    風水學理論認為,自然有其普遍規律即“天道”,它的存在與運作,乃“作為天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亨,逆之則否”(《黃帝宅經》),而“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為”(《葬經翼》);質言之,即“天不可得而為之”。“蓋古有尋龍之伎術,而無造龍之匠工。功高大禹,導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人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倫道德或行為準則即“人道”,亦應與“天道”一致:既不能違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對抗,卻可以而且必須認識,把握和順應天道並以之為楷模而功加運作,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滿足人生需要。有謂:“人與天地並立為三,非天地無以見生成,天地非人無以讚化育”;“尋龍擇術,天道必賴於人成”(《管氏地理指蒙》);蓋“陰陽變化,自然之道也,循而窮亡,雖山川詭異,莫能逃焉”(《葬經翼》);“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務全其自然之勢,期無違於環護之妙耳”(《管氏地理指蒙》)。

    人類生存基本行為之一的居住環境經營,被稱為“宅”,其係人與自然的中介。“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也”(《黃帝宅經》;“宅是外物,方圓由人,有可為之理,猶西施之潔不可為,而西施之服可為也”(《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博物明賢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則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釋命》)。

    風水學也按照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九宮一類的宇宙圖式來規劃經營宅居環境,表征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的信仰,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顯著性格和基本精神。“皇宮、廟宇等重大建築當然不在話下,無論城市裏集中的或是散布於田園中的房舍,都常常顯現出一種對宇宙圖案的感覺,以及作為方位、節氣、風向和星宿的象征主義。”

    綜上所述,當代生態建築學是從整體有機聯係上以生態規律來揭示並協調人、建築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其實施手段,更以當代科學技術的物質條件為重,來實現人在自然生態係統下構建人工生態係統,以其間的具體的、物質的交流,爭取達到最優關係。

    中國古代風水學,盡管受到當時落後的科學和物質技術手段的限製,仍然追求順應自然,並有節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協調與合作的意境,早於西方現代文明幾千年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的高峰。中國風水學可稱其為中國古代的生態建築理論。

    2.住宅建築的風水規劃

    居住區住宅建築布置的風水規劃,應該遵循幾個風水觀念:

    太極泛存觀

    中國風水學、中國醫藥學等傳統藝文、術數都密切聯係著中國的《易經》原理。《易經》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源頭。無論你是否懂得或是否相信《易經》,中國人都大多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易經思辨事物。都有遇事求平衡,不過頭的心理和思維,意識上有“事極則反”,“物極必反”的易學基本觀點。中國風水學也稱易學堪輿學,它在“堪天道,輿地道”中是遵循易學思辨的。易理最重要的觀點,認為事無巨細,事無大小,都是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坤”。因此風水學認為的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隻是層次不同而已。這一觀點,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住宅建築布置,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

    從這一觀點出發,建築群的布局應該以地形方正、太極完整為宜,否則必定會帶來隱患。例如,乾位空亡,對該區的男主人就會不利,艮位空亡則對該區的男孩不利。如華北油田某生活區,大院內幾百戶居民中,男孩皆瘦弱不成材,男孩災患頻頻。經查,大院東北征地缺一角。補角後始有好轉。

    此外,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此為風水之大忌。

    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點穴、察砂、覓水、定向,目的是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現代科學已經初步證明,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若幹建築物組成的建築群,場氣就會因建築物的排列不同而發生吉凶裂變。如某地原有建築群為行列式六排布局,居民在此狀況很差,災病橫生。經查,該建築組團呈太極六十四卦之山地剝卦。卦象黴雨,腐爛,陽消陰長,卦象很凶,場氣不佳。後經調整,使排列變成山雷頤卦,居民的健康和經濟狀況立即好轉。

    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中之氣。場氣的運行是虛處來,實處止,高處來,低處去。然而這種場氣在一定條件下,在局部環境中又是可以經過人的智能認識加以適當引導的,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中的人的主觀能動性。

    兩幢高層建築如果緊緊並立,逼迫一切外部場氣從中間直衝而過,就會形成風水上的“天斬煞”,造成煞氣直衝,不利居住。因此如果一幢建築的布置、方向不當,一幢建築與其他建築物的距離、相對位置布局不合理,相臨的建築物之間就會相互影響,造成十分不利的後果。因此,建築設計人員應當按照場氣運行的規律因地製宜,合理布局。

    3.城市風水的選擇

    “來龍去脈”一詞,現代漢語是這樣注解的:原為風水迷信用語,指山勢脈絡的來源和去向。現指一件事情前後關係的線索。那麽,這個最初為風水用語,後來借指事情的來曆和發展的“來龍去脈”,在風水術中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它與我們的城市居民又有什麽幹係呢?

    我國先民很早就開始有了龍的崇拜。傳說中的龍,是一個象山一樣綿延起伏的龐然大物,故而人們常常把山比做龍。如山西渾源縣有一座山,因山勢雄偉、山氣騰騰、山麓蒼翠,被人們稱為“龍山”。全國各地,以龍命名的龍門、龍泉、龍丘、龍井、龍溪、龍池等地名,實在數不勝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