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神大明

124:格式化世界的起步(1/2)

    有精細的數據出現是好事,就像包裹住整個世界的模糊迷霧打開了個口,投射下一縷曙光。曙光代表了真理、智慧、希望,讓高德的心口滾滾發燙。

    問題是這數據是啥意思?滲透壓?這個究竟是生物學的概念,還是在震旦語裏另有所指?

    高德不明白,不過既然這個數據會出現在標簽上,與手辦類別、品質、歸屬並列,必然是描述手辦的核心指標,而且這個指標跟魔石直接有關。

    魔石可以容納魂魄……

    高德心中一動,難道這個“滲透壓”的是魂魄的強弱?

    按高德丟光了細節隻記得輪廓的高中生物知識理解,把惡魔之力比作體液中鉀啊鈉啊之類的成分,魂魄比作細胞。各種成分要從體液進入細胞,不僅體液濃度必須高過細胞中的濃度,還得克服細胞膜的阻礙,加起來需要克服的總力就是滲透壓。

    左思右想,高德覺得這麽理解是最合理的,頓時振奮起來。

    這不就是“精確量化惡魔之力”的絕佳依憑?

    高德正在暗暗著手的大工程,正是把異能者、魔人乃至惡魔的力量進行量化,他決意打造一套能將所有魔異個體納入體係精確衡量的“戰力值”標準。

    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大致達到了二戰之後冷戰之初的水平,裝備精良的凡人都能與惡魔抗衡。可混沌的存在讓世界多了一個維度,武器強大與否很好衡量,混沌之下的神靈與惡魔之力要怎麽衡量強弱,壓根沒有統一標準。

    從聖山到大明,再到依托灰境的魔人勢力,各方也有層級劃分之類的東西。不過那都是根據管理需要製定的地位級別,從沒見到過針對力量強弱做的數值劃分,對前世習慣了數據化的高德來極不方便。

    拋開武器因素隻看個體擁有的混沌之力,對手有多強,自己有多強,這兩個問題如果能有確切答案,事情就能變得如編程一樣簡單。高德也就能運用自己那屬於碼農的智慧,在這個可怕又可惡的世界裏格式化出有利於自己的地。

    從另一個方麵,一旦確立了標準,這個標準還真的好用,那他高德就是執掌標準之人。標準一旦普及就拿到了話語權,好處多得沒有想不到的,隻有不敢想的。

    高德在這段時間裏不隻是忙著巧立名目刮地三尺,他在這事上投了不少精力。那本交給馴象所和禦馬監,同時也流傳到魔人手裏的《鎮魔鑒證指南》僅僅是標準的雛形,更細致的東西他還完全沒概念。

    在《指南》裏異能者、魔人乃至惡魔都被統稱為魔異,異能者局限於零到二級,魔人局限於三到四級。這不是高德自己憑空生造的,而是根據血怒原野和傳令者之礁等級做的劃分。

    此時高德已經糾正了對灰境等級的錯誤認識,以前他覺得灰境級別是由灰境之主的級別決定的,現在看來,灰境級別其實是由灰境裏存在著的惡魔級別決定的,與在灰境裏活動的魔人無關。

    高德製定標準的時候也力求兼容已有的級別劃分,但現世裏人們隻是按照外在戰力表現,把能抗衡整支軍隊的強者稱呼為傳奇。比傳奇強出若幹層次,號稱單人滅國的存在則叫聖者。後來跟麗聊的時候,才知道聖者的本義其實是“出自聖山的最強者”。

    以外在戰力表現來算,高德覺得傳奇應該與有名有姓的惡魔一個級別,也就是五級。聖者較之傳奇強了不隻一個層級,足以與最強大的魔王比肩。以惡魔為參照的話,中間應該有魔將以及普通魔王這兩個層級,那麽聖者就是八級。再把刑納入進來,按麗的法,刑足以對抗魔將,強大的刑甚至有機會戰勝普通魔王,他們分別居於六七級。

    這一兼容問題就出來了,姚婆婆也是傳奇,她卻遠遠強於普通刑。解決孽魔喀紮斯不過是舉手之勞,怎麽也該劃到七級。而刑本質上是凡人,強大戰力來自他們驅動的強大灰器,沒了灰器他們不定連尋常傳奇都打不過,定為六級似乎不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