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的拆白大王

第16章 討債鬼(1/3)

    漢口以西70裏,有個叫新溝的小鎮。從明朝起,這裏就已是很繁華的了。民國初年,新溝鎮上有個姓吳的富家紈絝子弟,名叫吳少文。這吳少文年方十八,平日愛附庸風雅,吟詩作畫,更喜歡交朋結友,四處交遊。

    當時這吳少文創辦了一個詩社,名叫《蘭香》社,常聚集了方圓幾十裏內一些誌趣相投的文人騷客,在吳府飲酒吟詩取樂。所花款項,每回均是吳少文掏腰包。日子長了,圈子中人都知道吳少文慷慨,故都尊稱他為《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第二。

    吳少文的父親是個藥材商人,常年在外地跑生意,很少呆在家裏。母親王氏是個粗人,平日愛嬌慣兒子,隻要看著兒子過得快活,她自己就高興,所以總是放任兒子所作所為。

    吳老爺長期在外,對於兒子在地方上的一些故事概不知情。一日,吳少文在家中大宴賓朋,吳老爺剛好從外地回來,正巧碰上。這些後生見了吳老爺也非常尊敬,都起身致意!加上吳老爺見這些年輕後生在席間咬文嚼字、吟詩作賦,也都很斯文,所以吳老爺對兒子與朋友們吃吃喝喝並未在意。

    到了晚上,吳老板在鄰居家串門時,隔壁的張三爹出於好心,將吳少文恣意揮霍錢財的事告訴了吳老爺,說:“你家公子成天花天酒地,與這幫閉漢吃吃喝喝,不知要費你多少銀子。平日你很少在家,弟妹又管他不住,你難得回一趟家,今天有機會要好好管管他們才是啊 !”

    吳老板氣衝衝回家,將母子二人痛罵了一頓,一罵為母的不教子、二罵做兒的不爭氣。吳氏辯解道:“兒子交的朋友都是些讀書識禮的人,在一起也隻是吟詩作賦,我以為做男人隻有這樣才有出息;再說,吃喝的事,今天別人吃他的,明天他也會去吃別人的。也不見得是什麽虧本的事。”

    “真是夫人之見,”吳老板說道,“俗話說口吃無憑,按我這家底,要不了幾年就會吃光。如果你再縱恿兒子吃喝,就讓他學著沈萬山的兒子到黃鶴樓上飛金好了。”

    吳劉氏聽了,再不敢言語。從此後吳少文也再不敢邀請朋友到家中聚會。但每回有朋友相邀,又不好推諉,隻好在外麵酒店中請客。

    不久,吳老板又要出外做生意,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要兒子千萬不得恣意揮霍,並把大額的銀兩都存進了錢莊,隻留了少量的零碎錢給他們母子倆零花。等吳少文再集起會來,不那麽方便。

    離吳家不遠,有個‘留名酒店’,是新溝鎮上當時最好的酒店:全木質結構的兩層木樓,保持了明朝時侯的格局,四進四出,樓下是餐廳,樓上是客房。那店老板姓王,新溝鎮水口村人,為人和氣,大度,所以生意做得很好。

    平日店中來的大多是經漢水和府河來的水路商人,或當地有錢人家的子弟,這吳少文有客來時,也大多在這裏邊就餐。王老板知道吳家在當地是有名的富戶,吳公子以前也是常客,他手上無現錢時,店老板照例讓他賒賬簽單。

    天長日久,吳公子欠下‘留名酒店’五六千塊大洋酒錢。酒店王老板開始並不怕吳公子賴賬,認為些須幾個小錢,吳公子定不在話下。

    後來賬欠多了,王老板有點不舒服,說:“吳公子,現在生意不好,缺少資金周轉,望能先把舊賬結了,以後照例如何?”

    而吳公子本不想賴賬,忙說,“家父不日便回,到時定來付款,請王老板放心。”

    卻說周少貴攜妻子陳氏租船逆漢水而上,往新溝方向而來。周少貴坐在船上慢喝慢飲,一路欣賞漢江兩岸風光,好不愜意。

    時值初夏,江上起的南陽風,隻三個時辰,帆船就從鴉渡到了新溝。新溝碼頭在明清時就是一個熱鬧的所在,周少貴的老家與新溝相隔不遠,隻不過是一河之隔,兒時的他常到新溝鎮上來玩耍,鎮上的地形有些熟悉。周少貴命船工靠岸泊船,攜陳氏興步往岸上走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