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的拆白大王

第14章 騙人的空酒瓶(1/2)

    民國二年,漢口鬧水災,糧食緊張,同時鬧起了饑荒。漢陽縣蔡甸獨山村,有個姓李的農民當年在獨山上種了十幾畝地的南瓜,因地勢高,沒有被水淹。

    這一年因雨水多,南瓜收成特別好,李老漢在獨山上種的南瓜,可謂滿山果實累累。

    附近一些災民無糧可吃,即使手上有錢,也買不到米。災民們就都來買李家的南瓜充饑。李老漢見有錢好賺,便運了一船南瓜到漢口去賣。當時漢口的饑民也確實太多,李老漢的南瓜一到漢口,一大船南瓜就被人搶著買了個精光。

    於是李老漢一下子租了十幾條船,把山上的南瓜都運往漢口去賣,一下子賺了大錢,成了暴發戶。新置了不少房產,在蔡甸小有名氣。

    李家有個女兒名叫山菊,年過二十,早到了婚嫁的年齡。李老漢欲為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婆家。

    鄰村有個姓楊的大戶人家,過去是書香門第,家產也很富足。兩家經媒撮合,成了兒女親家。

    李姑娘本是窮家小戶出生,嫁到楊家後,一不會看書,二不會繡花,隻會大手大腳地做些粗活。日子一長,楊少爺頗有瞧不起的意思,於是小兩口經常的吵架。

    楊少爺是個愛咬文嚼字的斯文人,兩口子鬧得凶時,李姑娘總會罵些粗話出來。每到這時,楊少爺就說道:“你這悍婦,目不識丁,哪看過《女兒經》,更不會懂什麽叫‘三從四德’,若是你哪日犯了‘七出之條’,為夫我一定休了你。”

    卻說周少貴上次在武昌騙了患大肚病的魯小姐,卷走了魯家不少的錢財,害怕官府捉拿,逃竄到了蔡甸,在蓮花湖租了個草房混日子。

    周少貴自從步入江湖後,早已是閑不住的人,無聊時,就到蔡甸有名的火路口茶館裏喝茶。

    在火路口茶館,周少貴偶然聽到了獨山村李家賣南瓜發財的故事。一日,周少貴和一個茶館的熟客張三相邀,到漢江邊的舡船上去賭博,在他們經過一個村莊時,看到一個少婦在村前的一片油菜地裏鋤草,那賭徒張三忙對周少貴說:“這個小婆娘便是有名的‘南瓜李’的女兒,自從她家賣南瓜發財後,附近的財主都來求親,如今可跟財主門當戶對的山菊,嫁到楊家灣楊財主家了。她現在是有吃有喝,本可以呼婢喚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已卻有福不享,跑到莊稼地裏麵朝黃土背朝天,受苦受累地幹些粗活。真是賤命人!”

    隻見那女人在地裏使勁地揮著鋤頭,幹得津津有味,滿臉充滿怡然自得的神情。周少貴道:“這是做習慣了的人,沒忘根本。”

    那賭徒笑著搖頭道:“她再怎麽做,就是做死了,楊少爺也不喜歡她個粗人。楊少爺要的是窈窕淑女和風花雪月的浪漫,這山菊姑娘哪裏能有琴棋書畫的本事呢?”

    周少貴又問:“那楊少爺知道她是個粗人,怎麽還娶她呢?”

    “是楊老爺的意思,”賭徒張三說:“楊老爺看李家賣南瓜發了財,成了暴發戶,才願與李家做親家。楊少爺本是不肯的,但以拗不過楊老爺。”

    周少貴可能是出於他的職業習慣,很快想到這事又可以玩一把。

    到了賭博的船上,周少貴還在想著‘南瓜李’那樁事。周

    少貴在賭場上一分心,張三和其他幾個賭博佬趁機合夥抬他的‘盒子’,所以周少貴那天輸得很慘。

    賭博不是周少貴的強項,自從當初在家鄉輸光了家當,被迫步入江湖後,一直對賭博有些顧忌,這次在鄉下參入賭博,純粹因閑得無聊。加上這回又被人抬了‘盒子’,觸動了他的舊痛,讓他幾天沒有睡好覺,他心想賭場是決不能再去,輸了錢也不去趕本。隻能用自己騙人的老本行搞錢。

    這次騙人的目標就是楊財主家了。

    一日,楊家新媳婦山菊又在油菜地裏鋤草,周少貴提著一個黑瓷的空酒瓶,裝作過路的人,走到那女人跟前說:“嫂子,我要到灣子裏頭辦點事,這瓶酒我本是買回家去喝的,提著它串門不方便,想把它暫放在你的田地裏,麻煩你照看一下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