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雍正在隋唐

第五十七章 假的身份(2/2)

    魏母心裏想的要更遠一些,又問鄭海華:“那海陽有沒有,徴兒他走的水路還是陸路?具體到了哪裏?”

    鄭海華這才想起話還沒完呢,她臉色一變,拽著她們進屋關了門聲道:“我三哥還,叔叔這回是辭官回來的,明麵上的身份依舊是貝州漳南縣的竇建德。

    所以他想,叔叔應該會先去那邊一趟,等安排好了那邊才會在暗中回我們這邊。”

    這個假的身份魏徴曾在信中解釋過,元暇也是知道的,聞言緩緩的點零頭。

    魏徴曾在信中,他原本是打算和皇上清事情的真相,恢複自己的身份的。

    可他那時剛了幾句,還沒道破身份,便被人給截了話。

    那人是太子楊勇的人,不僅截了他的話,還先一步起了北芪山塌的事。

    他顛倒黑白,當地的官員心術不正,惹怒了上蒼,這才讓上蒼降罪於曲陽縣。不僅把這事情全部都推在了魏徴身上,還誣陷他身背數條命案。

    偏偏在三月時因仁壽宮落成,皇帝去臨幸時發現,役夫勞累至死者眾多。

    魏徴百口莫辯,見皇帝已然震怒,當即便苦笑著住了嘴,決定繼續隱瞞自己的身份。

    等下了朝,他主動去晉王府拜訪了晉王,與他願意投靠在他的門下。他隻有一個條件,便是請他保住“魏徴”的性命,還有曲陽縣縣令的位置。

    當然了,他隻是因與魏徴有過命之交,具體的並沒有交代。

    作為回報,他貢獻了他親手所畫的圖紙,上麵所描繪的是後世的疏浚永濟渠、廣通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五段加起來共五千多裏鏈接貫通的大運河。

    晉王看了圖紙後大喜,他沒有追問魏徴具體,當即便表示他會擺平此事,讓他放心,還親自送他出了晉王府。

    果然,不過是兩日,皇帝便又改了法。

    他當眾又,曲陽縣的事情是災無情,魏徴他一個的縣令也改變不了。不僅不做懲罰,還讓他繼續治理曲陽縣,將功抵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別的雲雲,元暇已經記不清了。她此時皺著眉咬著下唇,心中憂心忡忡。

    魏徴在信中過,晉王很看重他,一直在找機會提拔他。既然如此,晉王還會那麽輕易的放他回來嗎?

    晉王的確是不願意放魏徴離開,若不是太醫們一致判斷他的風寒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他定要親自登門看一看他的病情。

    又五日後,魏徴一行已經安全抵達巨鹿郡,扮作竇府仆從的李靖率先下了船。

    他先叫了個代腳的轎來,接著從高齊和咬金的手中接過魏徴,心的扶著“弱不禁風”的他朝著轎走去。

    除了咬金和高齊以外,他們身後還跟了十幾個人。

    這些人中有兩個人是晉王派來的眼線,除了這兩人,剩餘的都是魏徴信得過的人。

    此時周圍的人群中也有幾個是鄭海陽派來接應的人,這幾個人已經發現了魏徴一行,正隱晦的看向他們。

    其中一人早就得了魏徴的吩咐,此時找了個時機,低著頭悄悄的跑進了人群中其中一人匯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