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16章 困難重重的上學路(1/2)

    就這樣,在金娣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金梅和兩個妹妹得以繼續留下來讀書。

    但是上學除了學費問題,還有很多其它困難需要她們自己克服。

    首先是路途遙遠。因為村子人煙稀少,那裏幾十個村子的人被劃到同一個學校讀書。她們家是學校所有村子裏最遠的那個。每次從家去學校走路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而且是不停歇地趕路那種。為了趕時間,她們個個都練就了走路不見影的速度(就是走路提腳換腳非常快,快到別人看不清)。

    每天學校排隊放學的時候,她們這個村子的人總是排第一隊(現在的學校都是按班級排隊放學,她們那裏按村子遠近排隊放學的,距離遠的先走)。農村的孩子每天都在山裏跑來跑去,練就了很好的腳骨力,走路這個困難還好克服。但是一到冬天,就不單單是走路那麽簡單了。

    她們每天都要在早晨四點起床刷牙洗臉煮粥吃了再去學校(什麽都是自己完成,父母不會幫忙),到出門的時候一般是五點多鍾。冬天天亮得遲,早上五點鍾的天還是黑幽幽的,伸手不見五指。但是她們不得不打著提前準備好的籬火(用竹子砸爛泡水後曬幹製作而成,用的時候把幾根籬火綁在一起點著火就行)出門,因為趕到學校就七點鍾了。不按時出門就會遲到。

    每天早上,學生在學校七點要早讀一個小時才上課,要是遲到會被校長和老師會點名批評。

    那時候的人非常有時間觀念,要不是有特殊情況絕不會遲到曠課,要是遲到了會非常內疚自責。不像現在的學生遲到就遲到曠課就曠課感覺沒什麽大不了。

    路上的雜草樹木雖然在入冬前就修剪過,但是沒多久就會長出來擋住路。樹葉上的葉子帶著冰冷入骨的霜。人經過的時候碰到一路的樹葉,衣服會被粘濕,人就容易生病。所以她們不得不一個人拿著火把,一個人在前麵拿著棍子把草叢和葉子上的霜和露水打掉,後麵的人走過就好多了。

    五點鍾出門上學,路上就十分危險。她們走的路是沿著山腳走的,一邊是山,一邊是用來灌溉農田的水溝。時不時還要跨過幾條小溪,穿過隔壁村的田基,最後趟過一條大河才能到達大路上。由於沒有錢買棉鞋,她們冬天依然穿著涼鞋上學。過河的時候最難受,因為橋距離她們村路口太遠,要繞半個多小時的路才到,但所以她們不得咬牙趟水過河。

    到了大路上,路途還不一定安全。有一天早上,她們剛剛上到大路不久經過一個廢棄的燒炭山窯時,看到裏麵躺著一個人。那個人不知是死是活,全身用一張爛布蓋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