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2章 分家(1/2)

    但是,在楊氏生完孩子的一個月後,公公婆婆還是一如既往地要求她把剛剛滿月的女兒送走。

    而且他們連人家都打聽好了。那戶人家夫妻年紀比較大,一直沒有生到孩子,想有個孩子將來養老,隻要送過去就行。他們自會有重謝。

    其實不單單是這一個,從楊氏生下第二個女兒開始,婆婆就叫他們把女兒送給別人養了。隻有老大出生的時候沒有。

    楊氏知道公公婆婆打的是什麽主意。他們是想讓她送少一個女兒,這樣家裏不僅負擔少了,還能賺點錢,兒媳婦不用帶孩子還能更快地拚下一胎,拚個男孫出來。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她已經不可能再懷孕了。叔婆劉氏沒有把她不能再懷孕的情況告訴任何人。要是說出去了,這個家就散了。這件事情隻有她和楊氏夫婦知道。

    楊氏的丈夫雖然性格軟弱,對父母唯唯諾諾,但是心地卻很善良。在知道楊氏不可能給他生兒子後雖然有點失望,但是他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愛人受了那麽大的罪才把老五給生下來,差點性命不保。他覺得在人命和有沒有兒子麵前,他應該知足,感恩老天沒有把他的愛人帶走。他們還是團團圓圓的一家人。

    所以在父母的催促送人的時候,他們夫妻兩個很齊心,一致對外,堅決不同意把小女兒送人。他們除了必要的時候,平時都叫四個女兒把橫門關起來。防止公公婆婆偷偷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把孩子抱走。

    他們那裏的房子一般中間是大客廳,然後兩邊蓋都蓋有房間,餐廳,廚房,洗澡間,雞舍一邊住公公婆婆,另一邊住兒子一家人。所以隻要把客廳邊上的橫門一鎖,他們就有獨立的生活空間,互不幹擾,特別是和公公婆婆分了家的。

    公公婆婆見從兒子兒媳手上撈不到什麽好處,自己還要跟著他們一大家子受苦受累,就要求分家各過各的。

    其實華生是他們唯一的兒子,一般獨生子的家庭是不分家的。因為父母老了有兒子在身邊照顧才更加方便。

    但是公公婆婆想分家的目的是不想給兒子一家占了他們的便宜。所以他們的分家隻是把自己的東西獨占回去,但是該幫父母依然還要兒子一家幫忙的。

    家裏的水田一共有三畝七分,公公婆婆要靠近家裏一點的一畝三分地(明麵話是說兩個老人年紀大了走不了遠路,實際上是那裏的田比較肥沃,其它的田都是後來開荒出來的貧瘠之地),剩下的一畝四分田給兒子一家種。

    但是他們年紀大了,雖然分了家,分了田。他們沒力氣幹不動了,所以田裏的活還是要兒子一家幫他們種的,但是收的稻穀必須顆粒不少地歸公公婆婆所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