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茅山那些年的遊曆雜談

第7章 冥幣(1/3)

    王三山媳婦剛要動手,師父趕緊上前攔了下來。

    “先拿頭骨,我讓準備麵團帶來沒帶來?”

    王老大媳婦把右手手裏的傘換到左手上,蹲下來從地上的籃子裏拿出了那個之前準備好的麵團,遞給了王三山媳婦。

    “把麵團揉成兩個球,放到頭骨眼眶裏!”

    王三山媳婦應了一聲,就把麵團扯下一塊,弄成兩個圓球,分別放在了頭骨的眼眶內。

    雖然現在還不到午時,但師父還是用黑布蒙住了穴跟蓋骨。

    等所有的骨頭都撿完擺放好,師父檢查了一下,看有沒有遺漏,也看是不是按之前的位置擺放。

    起墳之後,先人的遺骨一定要安放整齊,把屍骨各個關節原位擺放,同時也要看看有沒有遺漏,如果有遺漏就要仔細翻土尋找,以免對子孫後代帶來肢體上的傷害。

    這算是給後代人的一個交代吧,代表著以後的豐順和財富。

    仔細檢查完,才是往之前的墓穴瑩坑裏扔了蘿卜一個,銅錢九枚,做好這些才讓人填了之前的瑩坑。

    填完瑩坑,師父又差人把替換下來的壽衣、破舊的老棺材,用火給燒成了灰,因為這些東西是不能帶到新陰宅去的。

    棺材在路上不能著地,找人抬,這麽遠的路程,又怕人受不了,索性就把棺材裝在三馬車上,朝新陰宅走去。

    到了新的陰宅,已經快午時了,師父讓人把棺材放到新陰宅之後,用黑布遮擋上,就去了王三山他娘的墳前。

    跟之前一樣,起了棺材釘,打開棺材。

    這次跟上次不一樣,這次打開之後,裏麵頓時流出黃褐色的汙水,等水不流了,師父讓人把棺材板都給拆了下來。

    拆下來棺材板,看到王三山他娘遺體的那一刻,我眼前一黑,差點給嚇昏過去。

    這老太太的樣貌就跟我那天晚上看到的一樣,身上已經腐爛的差不多了。

    鼻骨,牙齒都露了出來。

    也就三五分鍾,風一吹,眼瞅著老太太的屍體腐爛的更快了些。

    師父讓人把床單墊在老太太身體下麵,又叫人把身上的壽衣扒了下來,換了新的上去。

    等弄好了,才是把老太太的遺體轉移到新的棺材裏麵。

    打好棺材釘,師父同樣往老的瑩坑裏扔了一個蘿卜,九枚銅錢,隨後又把原來的坑給填上。

    如法炮製,把老太太的新棺材也弄到了新的陰宅處!

    看了眼時間,馬上就午時了,師父讓人加快的速度,按師父給的位置,分別把兩口棺材放進了新的瑩坑。

    因為這不是剛死的人,不用等到太陽落山靈柩(棺材,沒裝屍體之前叫棺材,裝完屍體之後就叫靈柩,在棺材鋪的時候叫壽器)也落土,隻是讓抬棺的人(我們稱之為“八仙”)拽著繩子徐徐放下即可。

    左左右右,前前後後的調整著位置,靈柩擺放的四平八穩之後,師父在棺材上釘了釘子,掛了連穗。

    然後又撒上小米、黃豆和芝麻(黃豆代表侍衛,小米代表富貴,撒些芝麻或者五穀雜糧是講以後五穀豐登,有的地方會讓孝子做成五穀屯放在墓穴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