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謠

第44章 決定爆破(1/4)

    轉眼已經深秋,但是李家莊區域的氣候還是溫和的,夏日幹旱的餘溫還沒有完全消退,綿延起伏的塬上,已經有部分梯田成型,層層疊疊,平平展展,錯落有致,蔚為壯觀。但大多數田地,依然還是陡坡。這部分田地上,玉米秸稈還沒砍到,幹枯成了黃土的顏色,密密的擁擠在一起。塬邊上,叢生著許多野菊、野棉花、車前草,黃色的菊花、白色的木棉花,還有不知名的黃色的、粉色的、紫色的小花,迎著秋風熱烈開放,特別引人喜愛。高大的杏樹已換上了彩妝,絢麗多彩,綠色、黃色、紅色、紫色的葉片,在秋風中搔首弄姿,感知生命的輪回。清水河清澈透明,全身閃著細碎的磷光,河水輕輕的撫著兩岸的黃土,平緩地流著,激發出輕快的笑聲。

    江山如此多嬌。李國生望著這迷人的景色出神。他第一次如此強烈的感覺到腳下這片熱土地如此可愛、如此親切。如果把眼前的景象比作一幅畫,那這絕對是這世間最值錢的一幅,藍天為框,大地做景,秋天用絢爛的畫筆毫不吝嗇地把色調調配到了極致,五彩斑斕,絢麗多彩。最值得讚揚的還數可敬可親的鄉親們了,那揮動向天空的䦆頭、快速滾動的車軲轆、提至胸口的鐵杵子、張張真誠的笑臉,還有那笑臉上滾落的汗珠……就是這幅畫的靈魂了,自然的線條和理性的感知如此完美的結合,簡直令人震撼。

    這支亙古罕見、氣勢磅礴的人民大軍的聲樂又開始演奏了。拖拉機的突突聲,架子車的咣當聲,獨輪車的吱吱聲,馭手的吆喝聲,牲口的啼叫聲,清脆的鞭子響,鐵錘子的悶雷聲,千百雙腳踐踏土地的震顫聲,以及被這雄壯的勞動場景所激起的千萬人的笑語喧嘩聲所鼓舞起來的人們發自內心的歡快,千百種聲音匯集成一支轟轟隆隆,渾然一體的音響,聽著那麽雄壯渾厚,激動人心。這聲音隨著千萬隻輪子和千萬隻腳的步伐,卷過起起伏伏的溝壑。

    人民群眾是真正的發動起來了。那熱情洋溢的火熱情感,排山倒海,鬥誌昂揚,人們無論是走路還是說話,都帶著慷慨、豪放、直爽、激昂的神氣,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高興、令人激動的呢?李國生眼裏閃出了淚花。

    李國生把三個戰場巡視了一遍,激戰正酣。對,是戰場,李國生喜歡把梯田現場稱為梯田戰場,難道這浩浩的人民大軍不就是向艱苦的自然環境發動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北戰場,也就是老刀子那一組,戰鬥進入了膠著狀態。這是一塊硬骨頭,坡度大,溝壑多,光是轉移土方,就是十分巨大的工作量,還要把大大小小的溝溝壑壑埋填平整,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老刀子一身一臉的黃土,汗水把黃土和成了泥,粘在了皮膚上、衣服上,硬邦邦的,僵的人難受。不僅老刀子,北戰場的人都是這樣的狀態。實在太累了,人們大口喘著氣。現在,阻擋在他們麵前的是,一麵兩人多高、幾十米寬,梯形狀的大土層,霸道地橫亙著,熟土層已經被剝離開來,裸露出的全是死土,堅硬的像花崗岩,一撅頭挖下去,䦆頭卷了刃,土層巋然不動,隻有幾塊指甲蓋大小的土塊飛濺起來,落在一旁的背簍上,發出啪啪的聲響。

    老刀子口渴了,他舀起桶裏的涼水,美美的喝了一口,攤開手掌抹去嘴邊的水痕,眼睛也不眨,對一位組員說:“啊呀,這土比鐵還硬,光靠人力,趕不上進度不說,還把人就累日踏了”他第一次感覺到任務的艱巨,心急如焚,臉上浮起焦急的神色。不止老刀子,每個人臉上掛著焦慮的陰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