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930章大明完了(1/3)

    劉布部下大軍,將京城團團圍困,把他們各種武器都亮相出來,每天都進行軍情預演,這種鋪天蓋地巨大的聲勢,可把城中的官員、軍民嚇得夠嗆。

    他們本來就沒有什麽信心跟華夏軍對抗,看見華夏軍拿出了這麽巨大的聲勢以後,那就更加沒有信心和底氣了。

    他們在消極的、被動的防禦,城中所有的官員都認為了一點,這就是單靠京城自己的實力,是沒有辦法退華夏軍,隻能靠外麵的軍隊,前來勤王救駕。

    當他們聽到了洪承疇和楊嗣昌投降的消息後,幾乎是所有的人都崩潰了,再也沒有信心了。

    他們就指望著洪承疇和楊嗣昌的大軍前來勤王救駕,結果洪和楊他們並沒有如大家所願,急吼吼的前來勤王救駕,而是直接就投了華夏軍。

    這令許多人聽到了以後,都十分的震驚和恐懼。

    明軍一開始的時候,鏟平了中原群雄,打敗了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稱得上是天下無敵,其後在對外的一係列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沒有人認為明軍士兵,是不能打,是殘弱不堪的。

    但是到了這幾十年,吏治腐敗,社會黑暗,軍隊中更是腐敗到了極點,貪汙軍餉,吃空餉的情況,在每一支軍隊中都存在,而軍隊家丁化則進一步的令明軍的戰鬥力下降,有一點值得指出的,就是各大軍隊將領,他們通過貪汙軍餉獲得的糧響,用於蓄養私軍,這些家丁軍,已經稱不上明軍了,而是將領的私人軍隊。

    自從軍隊開始家丁化和私人化,軍隊的意誌就進一步的削弱,許多人都明白,軍隊是腐朽不堪,弱到了極點。

    當然這也與朝廷的打壓有關,軍隊受到了文官集團全方位的打擊,全麵的壓製,論起地位,他們連奴仆都不如,為奴為仆的人,又有幾個是好漢?又有幾個有理想和熱血去忠君報國,鏟除叛賊、匡扶天下的?

    用這些當兵的話來說,他們就是一當兵的,吃糧當兵,天經地義,有奶便是娘,認錢不認人。

    其實朝廷也都一直這樣幹的,在這些道德君子裏麵的眼裏,當兵的就應該是這樣才對,如果給予他們太高的地位,讓他們有自我的想法,反為不美,要知道曆史上,武將掌權以後,都是飛揚跋扈,禍亂朝綱,令天下大亂,隻有以文治國,重文輕武,才能夠長治久安,才是天下太平的關鍵。

    大明長期推行這種政策,確實是令他延續了下來,但是也有一個問題,那便是大明的軍隊,就相當於被閹割了一樣,沒有了血性,沒有了勇氣,也都沒有了忠義之心,這些兵,大多數都是吃糧當兵,有奶便是娘,認錢不認人!

    以前朝廷就是通過糧響來控製這些人,把他們吃的死死的。

    但是朝廷萬萬沒有想到一點,會出現華夏軍這樣一個怪胎,論武力並不比他們遜色,更慘的是比他們有錢,可以輕易的收買這些軍隊。

    這些軍隊士兵,大多數都是有奶便是娘,認錢不認人的,華夏軍拿出更多的錢,他們為華夏軍賣命,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了。

    甚至在這些士兵的眼裏麵,氣節忠義、忠君愛國,以死報君,這是這些道德君子們應該做的,絕對不是他們這些扁擔掉地上,不知道是一字的丘八們所操心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