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928章苦無良策(1/3)

    滅掉華夏軍遼南軍,肯定是目前最好的一種做法,如果依照目前的形勢,華夏軍一旦騰出手來,全力以赴出關的時候,他們就是死路一條。

    假如他們能夠統一整個遼東,依托整個廣闊的關外大地,跟華夏軍進行周旋,還有一定的機會。

    但是像現在這一般,華夏軍部署了數萬大軍在遼南,對整個遼中地區虎視眈眈,他們根本就無力抗衡華夏的軍隊,因為對方可以從多個方向,發動進攻。

    皇太極提出了這一個策略以後,也都受到了其他人的諷刺或者說是不以為然。

    皇太極當大汗十年,樹立了絕對的權威,差不多已經到了說一不二的地步。

    其他的幾位貝勒和旗主,對他言聽計從,但是當華夏軍從遼南登陸,占領了整個遼南以後,他的威望也開始迅速的下跌,下跌的非常的厲害。

    雖然大家夥不敢公開的質疑,但是大家臉上都寫出來了。

    消滅遼南的華夏軍,這是最好的方式,誰人不知道,問題是能消滅得了嗎?

    不發動一次大戰,能消滅這股敵人嗎?現在的他們敢跟華沙軍全麵決戰嗎?

    現在的華夏軍,根本都不怕死,主動的尋求機會跟他們進行決戰,而他們則處處的選擇退讓,不敢跟對方硬碰硬的來幹。

    都這樣子了,怎麽打這一場仗?

    皇太極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孫傳庭的大軍,就部署在海州,對朝陽、遼陽一線,虎視眈眈。

    他們也都毫不忌諱跟建奴決一死戰之心,隻是建奴不敢跟他們血拚而已。

    因為現在,跟華夏軍決戰,非常的不劃算,對方現在打的就是消耗戰,對方用的是一個拚一個的拚命方式來打,每一次打仗,損失都非常大。

    問題就是,華夏軍不怕損耗,消耗得起,而他們則不行,華夏軍跟明軍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士兵根本都不怕死,在他們眼裏,隻要跟建奴拚死一戰,能一拚一,就算是勝利了。

    如果是一般的明軍,跟建奴交戰,損失超過了兩成,他們就會崩潰了,再也沒有士氣,組成不了軍隊了,任人宰割了。

    而華夏軍則不同,他們真真正正能做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他們很少能從戰場上活抓對方的俘虜,對方是受傷,失去了活動能力,否則就算是自殺,都不會讓他們俘虜。

    華夏軍的撫恤政策,極其的高,高到了建奴都眼紅的地步,但是他們有一條,戰死的撫恤是極高,如果是被敵人俘虜的,不單是沒有撫恤,還會被追求責任,所以很多華夏軍士兵拚死的殺敵,在被對方俘虜的時候,寧願自殺,也都不會向對方投降。

    華夏軍他們的手榴彈,普及性非常的高,基本上每個士兵都配備有幾枚,他們留有最後一枚,叫做光榮彈,這一枚炸彈,據說是留給自己的,彈盡糧絕的時候,拿著炸彈,衝上去就跟敵人同歸於盡,這一手狠辣的戰法,打得建奴心都為之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