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693章大好消息(1/3)

    書生這般的解釋,可就令這些人恍然大悟,感覺到好像是撥開烏雲見青天一般,也有著風雨過後終見彩虹的欣喜。

    大明作為一個農耕國家,他國家主要的稅收,就是來自於田地稅,還有就是鹽稅、酒稅等等,像其他的稅收,比如說商業稅是非常的少,非常的低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麵,就是貧窮的人負擔極重,富裕的人負擔極輕,越來越有錢。

    更坑的就是貧窮的人負擔越來越重,而富有的人則想方設法的避稅和偷稅漏稅,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結果就造成了這一切的不合理和悲劇坑爹的局麵出現了。

    劉遠橋他商人出生,就是當了官員,也是一個專門負責管錢那一種人,他對於這方麵的門門道道,是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白,對於一切的不合理都有一個合理的應對方式。

    以前他隻是一個小官,無論是萊州知府,還是登萊巡撫也好,都是大明的小官,對於國家的政策,朝廷的詔令,他是無力反抗,也不敢反抗,隻能夠聽之任之,但是現在他自己坐了天下,他就知道天下要長治久安,就要有一個合理的稅收方式。

    在他占據了山東以後,他在山東的收稅方式都進行了改變和重新的整頓。

    劉遠橋他很明白,天下間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流民造反,這就是因為老百姓負擔極重,根本就沒飯吃,活不下去了,要麽是餓死,要麽是造反,而這些有錢的則是苦奢極欲,最後雙方都是同歸於盡了。

    所以必須尋找一條共生共存的道路,這才可以令他們延續下去。

    大明朝廷之所以這麽窮,完全是為被這些當官的坑死的,這些當官的稅收政策,說白了就是往石頭裏麵去榨油,而真正的油坑他們卻是偏偏不動,結果就變成了根本收不出什麽稅來。

    劉遠橋在統治山東以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官民一體,全部收稅,無論是什麽人,無論是誰,都必須要收稅,當官的是有權威,是有特權,但是卻是沒有任何的權利避稅和免稅。

    隻要你是經商做生意等等的,就必須要交稅,無論你是什麽身份,什麽出身,隻要你是做生意的,就必須要交稅。

    反之這些耕田的老百姓,隻是收相當低的一些稅收,這些稅收隻是負責維護基層,最基本的維護。

    劉家從來也不指望,也不依靠這一點田地稅作為他們的救命糧,他們對於田地稅的指望,隻是供應地方基層官府的支出,能維護地方的基本就行了,至於他們的上層官府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支出,一是來自於戰場繳獲,二是來自於他們做生意;三來自於蜉銀子一役。

    劉遠橋他在山東的稅收改革,令他們獲得了民心,收入也大大的增長,劉遠橋經營東三府的這幾年,可是令東三府,政通人和,夜不閉戶。

    而且他們所獲得的稅收和錢糧之多,也不是朝廷可以想象的,如果劉遠橋的財務報表交給皇帝看,估計皇帝都眼睛都會睜得大大的,不敢相信,天下居然這般有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