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643章無奈之舉(1/3)

    劉軍數十萬大軍圍城,雖然徐國公他表現的有些樂觀,認為此城必然守得住,肯定可以擋得住敵人的圍攻,但是他自己很清楚,要擋住如狼似虎的劉家軍,並不容易,對方數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有足夠的陸兵攻城,對方要人有人,要槍炮有槍炮,要攻下這一座城市,並不難,但是他要守住,卻是不容易。

    他沒有足夠的兵馬,沒有足夠的糧響,甚至連城內的軍民,都沒有做到萬眾一心的地步。

    他就是勳貴,他富貴與朝廷是掛鉤的,所以別無選擇,隻能夠選擇堅守,但是他們的死守,並沒有獲得這些小老百姓的支持和這些權貴人士的支持,他們認為,這天下是大明的,也是你們就是士大夫和權貴的,要死守就該他們死守,與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無關。

    曆史上的皇朝更替,就像是春夏交際一般正常,大明也到了交替之時,小老百姓最為害怕的,就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享受不到朝廷帶給了他的富貴,但是在皇朝滅亡的時候,卻要為此而陪葬。

    說白了就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大明,都認為大明隻怕是躲不過這一劫了。

    徐國公他可是少有的有戰略眼光的人,他可是明白一點,南京就關係著大明的生死存亡。

    如果他能夠守住南京,把劉軍數十萬大軍拖在了這裏,為朝廷派出大軍集結這裏,圍剿劉軍爭取時間,他就是大明挽天傾的功臣。

    如果他守不住南京城,讓劉軍迅速的攻下這裏,劉軍就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的橫掃其他州府,江南淪陷,大明就將會淪為地方的勢力,再也沒有辦法統領兩京十三行省之地。

    那他就不是大明帝國,就不是天下共主了,不是天下共主,想討伐劉家,他都湊不出足夠的錢糧和人員。

    最重要一點,那就是一旦南京城被攻破,他徐家的富貴也就是完了,先祖百戰而得來的公爵之位,也就沒有了。

    徐國公他也是一個狠人,他接受忠君愛國教育,到了現在生死關頭,也不是束手無策之人,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響和資源,他是毫不猶豫的派出了兵馬,直接抄了這些不聽從他號令的權貴和富富的家。

    把他們的錢糧全部抄走充軍需,把他們的男丁和女丁全部都押向城牆,去做工。

    徐國公他就在想,好一群刁民,在大明還沒有墮落的時候,你們這些人居然就想站隊,就想投進新主的懷抱了,沒有足夠的實力,你站什麽隊,神仙打架,你摻和進去幹嘛?

    徐國公他一聲令下,南京城中的富戶,大多數都被他抄了家,大量的財產就落入了他的手上,有了這些財產和錢糧,他就有底氣多了。

    不過他這樣子做,有了足夠的錢糧和軍餉,但是也帶來另外一個負麵的影響,那就是他這樣子做,那是真正的天怒人怨,人神共憤了。

    本來徐國公作為本地的代表,作為本地的利益者,他徐家的威信是很高的,大家也都願意聽從他的號令,但是看見他為了糧響,不惜一切代價的把這些人都抄了家,滅了族,這可是令其他的百姓都為之震驚和惶恐不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