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625章消極麵對(1/3)

    自從永樂十九年,朱捸遷都北京後置南京守備,掌節製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

    洪熙元年又以宦官同守備,景泰三年,增協同守備一人。守備以公、侯、伯充任,兼管南京中軍都督府,協同守備以侯、伯、都督充任,兼管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事務,以中府為治所,節製其他各府。另有參讚機務一人,以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提到了南京城就不得不提一個很出名的人物這就是中山王徐達,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人,本朝開國功臣,曾任中書省丞相,大將軍,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基友,首批從龍之人,又為成祖嶽父,仁宗之外祖父,論起與皇家之間的關係,在大明朝的地位,就沒有人可以超過徐家的,他才是真正做到與國同休的那一種。

    西吳元年九月辛醜以平東吳張士誠之功,二封信國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進封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祿五千石,世襲。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達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長得罪,進位第一。

    徐達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為大明軍第一人,其屢統大軍,轉戰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據說那牛逼的朱棣,就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

    在靖難之役,徐家一分為二,多出定國公一脈,地位之顯赫,當世無雙。

    其十傳至徐弘基(徐維誌子),萬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襲,僉書南京軍府。三十五年協守南京,領後府。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天啟元年,以疾辭任,加太子太保,崇禎九年複守南京,加太傅。

    朱元璋他能夠從江淮起兵,推翻了蒙元,建立了大明帝國,自然靠的是手下這一幫文臣武將,沒有這些人的幫忙,他也都打不了這樣的大戰,打不贏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成就千古未有之霸業。

    事成之後他也都依照了承諾,對他這些文臣武將進行了封賞,該有的榮華富貴都有了。

    但是朱元璋為人甚是猜忌和刻薄,也都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把這些功臣一一的幹掉了,就連徐達這樣子的,跟他既是好兄弟又是親戚又是功臣的,據說徐達的死都與他的推動有關。

    大明這些勳貴之中,他有一條特權,那就是子孫世襲、與國同休,大明開國六公爵,其實真正能夠做到與國同休的,真正實現世襲的,隻有魏國公徐達,甚至還多了一個世襲的定國公,相比其他五家不是一代就兩代的結局,徐家算是非常成功了。

    所以徐家的命運跟朱家的命運經過幾百年的聯合,那已經是密不可分,已經是十分重要的了,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南京這一塊,朝廷交給了他徐家負責打理,朝廷和皇家也都是十分的放心的。

    比如說這徐弘基徐國公,已經幾次擔任南京守備的職務了,但是因為稱病而請辭,但是現在因為國家多難之秋,還是把他推了出來,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是國家多難,萬般無奈,更慘的就是將無必死之心,士有貪生之意,人人都貪生怕死,沒有人願意為大明死戰,沒有人願意為大明一拚死忠,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