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456章逐步推進(1/3)

    劉布他的計策跟孫承宗和袁崇煥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他一樣會築城,但是他修築城市的方式可能跟大明有點不一樣,大明都是在陸地上築城,而劉布他的計劃等他們在遼南三衛站穩了腳跟以後,然後就沿遼河溯江而上,一路的修築城市,築城的地方必須是沿著河流,必須是他的海軍所能夠抵達的,隻要他的水師海軍能夠抵達,就可以為他們快速的提供炮火的支援,劉布他十分相信和迷信一點,就是如果他的海軍能夠跟他的海軍相結合,就沒有軍隊能打敗他他,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

    劉布他這樣的自信,那是源自於他的軍艦上有紅衣大炮,這些海軍的火炮,是當今世上最為強大的,一炮打過去,不是血肉之軀所能夠抵擋的,所謂的建奴他對付火器的利器盾車,其實就是一個笑話而已。

    但是他的大炮也都有很多缺點,最大的缺點還是這時代的紅衣大炮普遍的都比較的笨重,一般都到了二千斤的地步,重的達到了三千斤,這意味著要出動幾十個人拉,即使是馬的話,都要出動五六十匹以上才能拉得動,而且這還是建立在道平整和平原的地方,如果出現什麽溝溝坎坎,難度係數升上一倍。

    比如說當他們準備追擊阿敏的部隊時,敵人的士兵都非常的聰明,他們就看出明軍要運送這些重型武器來對付他們,所以他們就破壞的道路,那就是命人在路上挖一些坑,挖一些溝溝坎坎,這樣子你想要把你的紅衣大炮運過去這就不容易了。

    劉布他們已經通過跟葡萄牙人的交易,獲得的大量的紅衣大炮,現在也掌握了製造大炮的技術,正在量產之中,它的大炮可以迅速的裝備他的部隊,但有一個這樣的問題,那就是這樣大炮運送還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這時代沒有汽車,沒有拖拉機,甚至連輪胎都沒有,想要拉動這些大炮,隻能夠依靠人力,如果遇到道路不好的地方,簡直就是災難,如果是遇到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簡直就是動都動不了,那時候他部隊的戰鬥力就大打折扣,就不是別人的對手了。

    但是他們也都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他們也都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運送他們的大炮,但是這都涉及到很龐大的人力和物力。

    但是他們的海軍則是不同,他們的海軍隻要把大炮裝在上麵固定起來,就可以隨時的運用了,而且他們可以在船上進行快速的移動,劉布就是把他們的海軍稱為移動的炮台,是作為步兵的支接而存在的(目前)。

    所以劉布他的計劃,才會是這樣想,那就是沿著大江大河修築城市,然後把他的勢力往這裏延伸,他不追求像袁崇煥吹牛的五年平遼,五年平不了就十年,十年平不了就二十年,隻要沿著遼河一路修過去,最終他還是會占領遼陽,把建奴趕回赫圖阿拉去的。

    所以劉布他現在現階段的政策,可是十分的明確,他不會主動去進攻海洲,更加不會去進攻遼陽或者是廣寧等等,他對於打通遼西走廊的通道一點興趣都沒有,對於遼雨一群土鱉,他也都看不上眼,他知道這些人不會為他所用,他也控製不了他們,連上這些人,隻怕會成為自己的負擔,大家還是各幹各的比較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