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453章阿敏失勢(1/3)

    多爾袞他可是如今滿州一代的俊才,他能夠迅速的上位,肯定是得到其父親的扶持,如果沒有他父親在臨死前給了他們兄弟這麽多牛錄,就是沒有辦法迅速上位的。

    努爾哈赤他所實行的牛錄製,其實跟後世的股份製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隻要有牛錄在就不怕被人吞並,不怕被人欺負,至少可以保命。

    兵權就相當於股權,也是話語權。

    向當年的努爾哈赤兩兄弟共同起兵,創造了建州,即使他把他的弟弟努爾哈齊擠出了決策層,把他囚禁了起來,但是還是奪走不了他手上的牛錄,隻能交給他的兒子阿敏代為掌管,最後形成了鑲藍旗這一脈。

    即使是現在的皇太極對阿敏萬分的不爽,看不順眼,除之而後快,但是對於他鑲藍旗這一脈,卻不敢趕盡殺絕,而是采取一種權力轉移的方式,那就是不聽話的,換一個聽話的,他便推濟爾哈朗上位。

    就像多爾袞兩兄弟也是一樣,他們年幼,肯定會受到其他兄弟的排擠和欺負,但是他手中擁有了兵力,這就不同了,就可以自保了。

    相當於在後世,擁有了股權,就相當於有話語權,你想奪走他的權利,這可不容易。

    而且皇太極他在當上了大汗之初,地位也是相當的不明確的,所以他才拉攏多爾袞這一脈,讓他們支持自己排擠另外的幾位老貝勒,要知道幾位老的貝勒輩分高,地位高,對他有威脅,但是年幼的多爾袞則對他沒有什麽危險。

    多爾袞其實是非常痛恨皇太極的,如果不是皇太極的苦苦相逼,他的母妃阿巴亥就不會自盡殉先王了。

    但是皇太極他位高權重,勢力龐大,他隻是敢怒不敢言,如果他敢跟皇太極對著幹的話,隻會被皇太極弄死,所以他隻能在皇太極的淫威之下,苟且求生。

    現在的皇太極可是全滿洲八旗的共主,公認的大汗,沒有人可以違抗他的命令,違抗他的命令就會被他處死和車去頭銜牛錄。

    即使是當初跟他地位相等的阿敏等人,也都被他擠出了權力的核心,比如說阿敏現在已經被奪去了兵權,邊緣化了,而另外一位貝勒莽古爾泰,也因為在禦前露械,言語不敬,也被他逐出權力的決策層,

    多爾袞他在接到了命令以後,馬上就率領著他正白旗的精銳迅速南下,與多爾袞同行的還有另外一位大佬,這就是濟爾哈朗,他是在多爾袞等人的保護之下,前去海州接管阿敏鑲藍旗旗主之位的。

    濟爾哈朗,生於萬曆二十七年,是努爾哈赤同母弟舒爾哈齊第六子。

    濟爾哈朗是一個蒙古名,意思是幸福、快樂,在蒙古和關外,建奴和蒙古人起這個名字的人還很多。

    建奴主要生活在關外東北地區的東部,西部則是蒙古族的傳統活動區域,在東北平原與蒙古草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兩個民族互相交往,不僅在血緣上彼此融合,文化上也有許多交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