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441章亂世浮萍(1/3)

    孔有德等人一手發動的吳橋兵變,慘烈的吳橋兵變可是把登州府和萊州府都打爛了,要知道這裏可是大明的天府之地,賦稅重地,但是橋吳橋兵變了以後,把這裏打成了白地,連這裏的百姓都要通過救災才能活下去的地步,而且死於戰火中的百姓,最保守也不會低於50萬。

    孔有德等三人造了這樣的孽,東三府千千萬萬的百姓無不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之千刀萬剮,但是無能的朝廷居然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在朝廷出動了數10萬官軍的情況之下,居然還是讓他們順利的逃脫了,這令百姓們痛恨之餘,也都無可奈何。

    其實這對於朝廷的威信打擊也是極大的,這就令許多人都明白一點,背叛朝廷,其實需要的成本不是很大,也不用擔心被報複。

    許多人都有這種想法,甚至就連劉家軍的那兩位頭麵人物,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劉家軍渡海來,進攻遼南,他們在取得勝利以後,首先想的還是抓獲一手發動了吳橋兵變的孔有德等人。

    所以在攻下了蓋州以後,劉家軍成功在遼地立足,劉布也都頒下了賞賜令,那就是生擒孔有德、耿仲明者賞金萬兩,這可是極高的賞格了,抓住他們賞一萬兩的白銀,算是非常的值錢了,相當於二百多名普通建奴的人頭的價格了,所以布日固德才會因為擒獲孔有德而樂開懷,這意味著最大的軍功,同時也有大筆的銀兩。

    像是發動吳橋兵變的幾位,除了孔有德以外,其他的都差不多死了,李九成在在登州就戰死了,尚可喜則死於蓋州,現在隻剩下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位,對付這兩位,肯定是殺無赦的。

    劉家軍他們生擒了孔有德,就極大的振奮了他們的士氣,接著他們的目標就轉到了另外一個人去了,這就是耿仲明。

    耿仲明生於萬曆三十年,遼東蓋州人,字雲台,崇禎初年為登州參將。

    耿仲明,原籍山東,礦工出身,當過遼東海盜,後投靠毛文龍,初與孔有德、尚可喜同為總兵毛文龍部屬,被稱為山東三礦徒。

    耿仲明深得毛文龍重用,被倚為心腹,收為養孫,賜名有傑,累至參將,並掌管軍中財務,耿仲明身材高大,麵色黝黑,手掌卻潔白如玉,他不僅驍勇善戰,在毛文龍軍中還以狡猾多智聞名,俗語義不掌財,可見其為人。

    崇禎二年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後,耿仲明不服陳繼盛管轄,投奔孫元化,隨他去了山東登州,耿仲明都與孔有德在一起做事,孫元化以耿仲明為中軍參將。

    在吳橋兵變的時候,耿仲明他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也都參加了孔有德的叛亂,登州城之所以迅速淪陷,全跟耿仲明他奉巡撫孫文化之名前去招撫孔有德有關,誰知道他沒有招撫,還把登州城給獻了出去,這才造成了重鎮登州淪陷,巡撫孫元化被殺,可以說他也是關鍵人物,此刻耿仲明他見機不妙,不敢留在戰場上,而是主動化妝溜走了。

    耿仲明他知道大明對他們恨之入骨,如果落入了大明手上,隻怕連一個囫圇全屍都混不上,所以他才會看機不妙,就帶領著幾個心腹化妝走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