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311章甘作鷹犬(1/3)

    劉布他看見把吳修文這一個騙王級的人物收歸了旗下,感覺有點高興。

    劉布他作為當代的貴族之一,但是卻沒有當代貴族的一些毛病,那就是當代的貴族,他們非常的注重出身,如果對方出身不好的話,絕對是不會獲得他們的好感,也不會獲得他們的重用的。

    所謂的出身,可以說是他們的家族,也可以說是他們讀書獲得的功名。

    劉布卻沒有像別人一樣迷信,這些所謂的進士們。

    在這在這時代所謂的進士,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學霸,他們能夠高中進士,其實就相當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以從千萬人中選拔出來的,所以許多人用最簡單的方法來理解,那就是既然他能從這麽多人之中脫穎而出,肯定是有其個人之處,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人傑之中的人傑,隨便拿來用都是可堪大用。

    這是這時代許多人的想法,但是劉布他卻是有不同的想法,這些所謂的進士們,所謂國家的精英,其實都是一群完全的被科舉扭曲的思想,控製了他們思想的書呆子而已,隻是一群隻知道死讀書,讀死書的人物。

    雖然大明通過三年一次的綸才大典,提拔了不少的人才,確是整頓出不少的能臣,但是更多的是庸碌無能之輩。

    試想大明如果能有這麽多的名臣,能臣的話,還會輕易的被敵人所滅亡嗎?還會被這些小小的流寇,小小的建奴所滅亡嗎?

    在國破家亡的時候,這些進士們他們在幹什麽?他們沒有力挽狂瀾,隻是坐看了國家的滅亡,坐看了國家無可奈何的滑向的深淵。

    在明末這段曆史裏麵,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可是沒有做出合乎他身份和氣節的事情,反倒是許多出生於草莽之間的英雄,在這亂世之中崛起,這些才算是真正的人才。

    所以劉布他從來不考量這方麵的問題,他隻是考量對方能不能用,有沒有能耐,如果有能耐的,他就破格的重用。

    比如說即墨知縣周文彤,他雖然為人卑劣,但是其能耐不錯,劉布還是保準他當上了膠州知州之位。

    還有另外一位手下宋獻策,他胸有韜略,但是卻因為他的外形,也被仕大夫拒之於門外,但是劉布卻認為他擁有很高的才幹,可堪大用,所以也都破格的推舉他為即墨縣令。

    宋獻策他算是曆史上的人物,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有能耐的人,但是現在的一個即墨縣令已經可以打動了他,完全令他為劉家效力。

    投靠劉家,他們畢竟是獲得了一個正式的官身,獲得了一個合法的身份,是足以光宗耀祖的,十分主流的,這樣的成色遠比他在原版裏麵投靠了李自成,成為了李自成手下的重要謀臣要好上許多,畢竟造反是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勾當,但是現在投靠了劉家,功名富貴卻是現成的。

    劉布他也算是深深的明白這時代的人,對於當官的有著天然的敬畏,每個人對於當官的都是無限的向往,他們痛罵當官的,卻恨不得自己就是當官的,所以他知道隻要他拿出官位去引誘,基本上沒有收買不了的人,所以他需要吳修文為他效力,他也許下了對方永遠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許下了一個值得他拚命去爭取,拚命去追求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