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247章錯誤判斷(1/3)

    張獻忠本來已經命令部隊戰士暫時後撤,吃完飯以後調整了策略,再度戰鬥。

    自從攻下了中都鳳陽以後,張獻忠他就名滿天下,在許多人的眼裏,他是一個勇猛無雙,一往無前的人,其實他他是一個真正的將材,能進能退,能屈能伸。

    他這種人外表看起來十分的粗豪,但是心思卻是十分的細膩,可以說是粗中有細,根本就不是那種隻要一發火就迷失了本性,命令軍隊全軍衝擊的魯莽之人。

    也就是因為他身上的這些特質才令他率領的這支軍隊在三十六營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名聞天下的八大王。

    但是他的士兵才剛剛準備後撤,他就發現了城中亂起,城中多處地方火光衝天,告急的囉聲響個不停,就連城牆上的明軍也開始慌亂了,手忙腳亂的,這時候隻看見城門打開,城外明軍急急忙忙裏麵跑。

    張獻忠等人大喜,他們知道這是他們事先安排在城裏麵的奸細們,成功的挑起了動亂,他們在城中四處的殺人放火,弄得城中大亂,張獻忠等人連忙站在馬背之上看過去,隻看見在城門的地方,居然發生慘烈的戰鬥,這些士兵堵在城門口之外。

    從表麵上看來,安慶的城門口應該是被一夥暴徒給占領了,他們居然阻止官軍的進入城中。

    張獻忠知道他們布下的間諜起了作用,他大喜連忙就命令部隊,全軍出擊搶占城門,隻要他們能夠趁機攻了過去,跟控製城門的奸細們裏應外合,就可以奪取城門,隻要奪取了城門,這場戰鬥就結束了。

    張獻忠在打許多大型城市的時候,他都會用這種方式來奪取城市,這是傷亡最少的方式,他才不會用傳統的攻勢方式,因為傳統的方式往往就是傷亡慘重或者是連綿數月。

    他這種使用奸細謀城的方式是學關外的建奴的,可以說是屢試不爽,多次的獲得了成功,這讓他對於這種方式都有一定迷信的想法。

    張獻忠他一聲令下,他的部隊就潮水一般全力的湧了過去,準備奪取城門。

    張獻忠他的部隊本來大多數已經命令安排後撤去吃飯了,大家都放下了心,拿著武器準備往營裏麵撤,準備吃飯,但是忽然間又接到了新的命令,那就是全軍出擊,襲擊敵陣。

    這讓士兵們非常的無奈,非常的生氣,但是他們沒有辦法,隻能夠拿著武器,空著肚子繼續的出發,衝擊敵營。

    數萬軍隊狂湧而來,直接的衝擊2000名敵軍的陣營,現在明軍他們也都開始慌了,他們派出了一部分人去搶奪城門,另外的人則是結成了軍陣準備抵抗敵人大軍的衝擊。

    如果是剛才張獻忠未必就敢全軍押上衝擊城門,但是現在他的手下奸細正在奪門,如果他不裏應外合的話,他這些謀城門的奸細就會被官軍全部的殺死,而他也都錯失了輕易奪取安慶的良機。

    用他的話來說,這就叫做機不可失,必須馬上的加以利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