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233章狠抓軍備(1/3)

    劉布他早就在即墨守備營這裏準備了幾個作坊,專門為他的軍隊打造武器。

    他們從京城挖來了許多的工匠,來為他們效力,這些京城裏麵的工匠,一開始對於來山東這小地方打工是抱有疑慮的,畢竟他們是鐵飯碗,雖然很過得很苦,沒幾頓飽飯吃,但畢竟可以世代相傳,來到山東這小地方謀生,誰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但是當第一批工匠抵達了山東以後,幹了一兩個月,大筆的銀子寄回去以後,京城裏麵的人開始轟動了,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往這裏送人了。

    他們紛紛的湧去了劉家駐京辦劉貴這裏,要求前來這裏打工,他們可以很輕易的就獲得了大批的工匠。

    大明的工匠都是工籍,都是世代相傳的,他們自小就在父母的手把手教之下成長,手藝相當的精湛,比起即墨營裏麵的工匠,手藝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大批工商的加入,讓他們的作坊開始有了產出,冷兵器作坊和盔甲作坊供應正常化了,可以為他們提供大批的裝備。

    劉布比較看重的還是他們的火炮作坊火槍作坊,他們的火槍作坊在大匠李文山的指導之下,已經開始有產出了,每個月產出100多支火槍,經他們改成日夜班,十四時辰工作以後,產量進一步提高,可以為他們劉家的家丁軍提供火槍了。

    他們的火槍製作的可不是大明的三眼銃或者鳥銃,而是學著葡萄牙的火繩槍來打造,性能比大明的鳥統,更加的優秀,已經達到了一流的水平了。

    當然他們可以製造出這麽好的火槍,除了李文山工匠的大力幫助以外,還有的就是鄭紫寧從她的家庭裏麵調來了工匠,他們可是經常的跟葡萄牙人苟蘭人做生意(打仗),從他們那裏擄來了不少的工匠,這些工匠也為鄭家打造火槍,在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技師的指導之下,他們劉家也擁有了一流的火槍製造作坊,可以製造出不亞於葡萄牙人的火繩槍。

    因為火長槍強大的威力,他們現在已經很少訓練刀槍兵,而是重點在訓練火槍兵了,因為訓練火槍兵,速度更快,更容易成功。

    要成功的訓練一名訓練有素,武藝高強的刀槍兵,至少要一兩年的時間,但是如果訓練一名火槍兵的話,隻需要三四個月就可以成功了。

    但是在紅衣大炮的製作方麵還是停滯不前,雖然他們有黃東的主持,也有鄭紫寧派來了大量的工匠幫忙,但是他們還是不能製造出屬於自己的一流的大炮,畢竟製造大炮可是一項頂尖技術的活,不是說搞就搞的,這已經相當於當今最頂尖的技術了。

    黃東他隻會製作普通的佛郎機炮而已,像紅衣大炮這一種的話,他也沒有製造過,他也是在鄭紫寧派來的技師的幫助之下進行協調和研究。

    要知道原版的建奴,他們獲得了大明登州軍器局分處的技師,也用了接近七年的時間,才擁有了自己的火炮製作能力,製造出自己的紅衣大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