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200章新官上任(1/3)

    高若望去職,這次是劉遠橋他們的謀劃。

    隻有高若望去了以後,讓鄭芝豹坐上了登州總兵之位,他們才能做下一步的事情。

    就是他們有能力出兵,跨過渤海消滅了建奴那一支水師。

    說實在的,建奴在旅順口的這一支水師,給他們以極大的威脅和極大的壓力,對方隨時就可以南下攻擊他們萊州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個據點,甚至就連他們的老家浮山也在敵人的威脅之下,這一點令他劉遠橋橋寢食難安。

    特別是他們劉家的重點由運河轉至了海上,海上的安全就是特別的重要的了,現在就相當於臥榻之側,有他人在酣睡,這是劉遠橋這種梟雄之人,無法接受的。

    劉遠橋他才會策劃了這一次行動,把高若望給搞了下來,這位總兵大人本來就是有點屍位素餐,占著茅坑不拉屎,來就讓能有實力的來。

    而且有一點令劉遠橋他十分生氣的,就是他那天頂撞陳應元的。

    作為登州總兵高若望,他不思進取,沒有建造自己的水師艦隊,卻是希望劉家的私人艦隊為他去賣命,別人去拚命,功勞自己的,這算盤未免打得太響。

    可以這麽講,他們劉家艦隊有能力跨海去進攻建奴的水師,滅了他們,但是如此一來功勞就歸他高若望了,到了現在這種地步他們劉家,那是不可能為他們高若望賣命,做錦上添花的事情了。

    所以說到了此步,於公於私高若望他都應該離開這個位置的,如果他能乖乖的離職,那大家臉上都好看,如果他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肯讓開,那就不怪劉遠橋拉開他了。

    而且在這件事之上劉遠橋,他也發揮了他一向強硬的作風,快速果斷的解決了這件問題。

    他們登萊冶海這裏的船隊被搶,才幾天就傳到了朝廷,馬上就有人告上朝廷去,把這件事給炒了起來,像兵部這邊也不能視如無睹。

    這件事炒了起來,倒黴的肯定就是高若望,結果為換掉高若望奠定了民意基礎,如果是平時兵部尚書沒有經過其他老大們的同意,直接就免掉了一名總兵,直接改任另外一名將軍為總兵,這是非常令朝廷生氣的,一定會說閑話的。

    但是現在他們運糧船隊被搶,算是觸動到了朝廷的神經,如果不迅速解決此事的話,估計朝廷都會陷入被動的局麵。

    高若望肯定是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為他當了一年多的總兵,現在還是這個模樣,跟吳橋兵變之後就沒有什麽分別,所以說隻能把它給換掉了,換一個有能力的人來做。

    張鳳翼他這樣做其實是顯得過於的強勢和急躁了,但是朝廷都可以理解他這樣的做法,他的意思很明顯,就一定要保證朝廷運糧的正常,特別是在運河北運河段冰封的情況之下,海上的運糧就絕對不能停。

    鄭芝豹他的動作也非常的迅速,朝廷這一次快速的免掉了高若望登州總兵之職,然後任命他為登州總兵,朝廷是用八百裏加急,緊急的命令送給他的,在高若望接到免職通知不久以後,鄭芝豹他也接到了兵部命令,他馬上拿著通知去跟他的大哥鄭芝龍商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