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成長,是走遍萬水千山(寫給那些在外打拚的人們)

第一節 離別傷了我們,我們傷了愛情(1/2)

    殺死愛情的不是離別,而是我們自己。

    “相聚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愛情猶如鮮花,有盛開,自然也會有凋謝。有的人會用心保護,有的人也會隨意踐踏。有時候會持久盛開,有時候卻僅盛放一刻。沒有任何相同的愛情,但會有很多相似的經曆。因此,當情侶離別時,最恨談起再見的時間,因為最後大家可能都會爽約。

    五歲的時候,我遇到張阿姨。那時候,她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被分配到我所在的小鎮做一名教師,備受關注,也很受歡迎。張阿姨不是本地人,學校為她就近安排了住所,租下了我家隔壁的一間房。我還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會去找張阿姨,也能經常看到她遠在外地的男友過來看望她。每到那位叔叔要過來的當天早上,張阿姨一定會好好地打扮一番,然後做好菜,等男友一起吃飯。那時候的她,眼神裏充滿了等待的光芒,而我則覺得那是一種很難理解卻很吸引人的眼神。雖然當時的我並不懂得愛情,但至少從她的眼神裏,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對幸福的定義。如今回想起來,或許對於張阿姨,等待已經成為了愛情的一種定義,每次的相逢就是愛情本身的一種升華——他本可以不來的。對於漂泊至今的我而言,如今依然能體會到那種漂泊異地之後,戀人相聚時的喜悅。

    但相聚之後又是離別,一對情侶默默地牽著手,在人們豔羨的目光中,依依惜別。每次分開之前,這對情人一定會約定重逢的日子,然後張阿姨牽著我慢慢地走出車站。我能感受到張阿姨內心的變化,卻不明白那到底是因為送別,還是因為對下次相聚時刻的期盼與擔憂。世界在變,人心自然也會變。每個人都擔心物是人非,殊不知自己也在改變。張阿姨如此,她的男友也如此。因此,希望用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那份能在孤獨中解救自己的幸福,也希望彼此能在青年時期漂泊的歲月裏相互扶持。而愛,正是一艘最好的船舶,讓兩個人能在暴風雨的夜晚裏緊緊地依偎在一起。

    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一個異鄉人,一個孤獨的漂泊者,張阿姨的世界是簡單而寂寞的。每當看到別人回家或者與愛人約會的時候,她隻能順道牽著我——鄰居的孩子回家,送走我後,又要一個人麵對著空無一人的房間。

    我想,我也是一個害怕寂寞的人,現在的我更是這樣。我經常一個人待在房間裏,看書、聽音樂。不知不覺中,突然會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生活在這裏,便會感覺更加孤獨。想給家人打電話,卻害怕自己忍不住哭出聲來。想給那個自己曾經很熟悉的人打過去,卻害怕接電話的聲音早已改變。當不得不放棄尋找救命稻草的時候,又想到自己獨自在這座城市生活工作的處境,竟然會感覺到可憐而可悲。

    我一個人生活,踽踽獨行,每當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難的時候,總是希望能選擇逃避而非麵對。但這時,想到自己離家千裏,無一人照應,如果一味地逃避,最終換來的或許是铩羽而歸。因此,隻能強顏歡笑,接過一顆叫作“現實”的苦果,慢慢地躲在自己的角落啃咬著。無論是酸是苦,最後我都必須順著社會和別人的期望不斷成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