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劫

第八章血色西涼之入編敦煌(三)(1/3)

    李昊帶著兩千步兵來到了玉門關,玉門關在敦煌城的西北,過了玉門關就是敦煌城了,李昊原來在從敦煌入高昌時曾在酒泉郡到玉門關安排了五千騎兵。當時李昊借著呂篡的名義完全將那原本在酒泉及玉門關一帶的守兵及帶兵將領調走,完全換成了自己的兵。

    而當時李昊留下的己方帶兵將領是他父親的生前好友楊伯碭,李昊當時利用呂篡的名義做這件事做的有點絕,使得當時酒泉郡的太守很是光火,但那時呂家在整個涼州乃至高昌—酒泉一帶風頭正盛。

    雖然呂篡當時被他父親呂光派到高昌鎮守西域,但與高昌離著較近的酒泉、敦煌一帶實際上也被他的凶威所震懾。酒泉郡和敦煌郡的太守作為文官又是呂光親自所封,尤其害怕呂篡,他們怕他的原因是呂篡的性格猜忌,善殺戮,尤其是對於那些掌兵的太守更是一點也不信任。呂篡在酒泉到高昌一帶昏虐任情,遊田無度,耽荒酒色甚至一度達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他所帶手下士兵又多,哪一個當地的駐軍主將、太守不怕他。

    李昊由於年紀小沒有根基勢力,他又曾是得到過呂篡賞識的人,所以在酒泉一帶借助呂篡的名義征兵調降沒有敢拿他怎麽樣的。這是李昊跟隨呂篡的時間頗短,如果時間久了憑呂篡的性格對他的擁兵自重也是會猜忌不信任的。

    李昊就借助這個便利出於私心將兵將全部給換了,敦煌郡被李、張兩大家族把持,李昊根本沒從敦煌占到任何便宜。

    楊伯碭作為李昊父親的老弟兄被李昊留在這是有深意的,李昊當時帶兵走時走的到是幹淨利落,他借助呂篡名義征兵調將根本未將當地太守放在眼中。原來呂光奪取涼州時在酒泉郡任職的太守名叫梁熙,他因為不投降呂光被他殺掉,呂光就將當時任敦煌郡太守的姚靜調到酒泉為太守。玉門縣令郭文也是看到呂光兵鋒正盛,不敢反抗投降了呂光,他倒是一直被呂光安排到玉門縣,沒有再對他縣令之職進行變動。

    這兩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李昊借助呂篡的名義調兵他們連個屁也不敢放一個,加上李昊手中有呂光的征兵令,他們也就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昊到了高昌後一段時間才想起當時是不是做的有點太顯眼了,曾暗中給楊伯碭去過一封信,讓他重金賄賂姚靜和郭文,讓他們配合他將他肆意調兵遣將的動作壓下去。楊伯碭年齡三十多歲,當守門兵當了很多年尤其對這種賄賂上司的勾當熟悉,他就拿著李昊給他暗自送來的錢財從上到下都送了個遍。

    包括姚靜和郭文兩人在內大小酒泉、玉門一帶的官員對楊伯碭如此做法很是樂意,他們就這樣將這個事隱瞞了下來。玉門關乃是敦煌郡屬下的一個縣城,離著敦煌不算遠,這邊發生的動作曾引起敦煌郡李、張二家的關注,當時李、張兩家雖然是當地大家族但他們卻在涼州呂光所掌握的勢力中沒有較大的官職。所以他們即使曾派人去過玉門、酒泉一帶打聽事情,人微言輕,沒有一個官場中人瞧的上他們,看打聽不出有價值的東西漸漸的他們也就不再關注,時間久了也就忘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