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劫

第一百三十九章軍改(下)(1/3)

    曹伯瑜宣布完裁軍的條件後又開始將包括所有士兵、將官所有人都關心的軍中改製問題提了出來。

    結合自秦到晉以來的軍製,李昊決定對自己的軍隊以後做以下的改製,從低到高依次為:十人為一伍,三十人為一衛,一百人為一隊,三百人為一屯,一千人為一曲,三千人為一營,一萬人為一團,三萬人為一部,十萬人為一校,三十萬人為一軍,一百萬人為一元。

    就是軍隊的作戰單位從低到高依次為:伍、衛、隊、屯、曲、營、團、部、校、軍、元;而這些單位的將官從低到高與上對應著分別為:伍長、衛長、隊長、屯長、校尉、遊擊、參將、狼將、豹將、虎將、督帥。

    最基本的士兵也分為上中下三等,分別是上士、中士和下士,從伍長到參將這個級別再不分等級了,但包括狼將在內以上的將軍以後或許根據軍隊的擴編和需要會分等級,那是以後的事了目前對於擁有一州之兵的李昊來說還有點為時過早。

    軍中除了帶兵之將外李昊還給這些將領配備了一個副手:文職軍官,當然這些文職軍官別看是文人掛職但他們的編製卻屬於軍中並不在管理內政的文官之列。雖然他們的身份基本上全部是沒有任何武技戰力的書生文人但他們卻都是對於軍事戰略、山川地理無比熟悉又能對軍隊作戰出謀劃策的人。從這裏可以看出想要進入軍中任職的文人首要的條件必須是熟悉兵書戰略以及地勢地理,甚至派兵布陣他們也都得熟悉,可見條件是十分苛刻的,當然滿足其中一條並且這一條上還很厲害的話可以進入軍中任職的。

    李昊前天剛一將這個文職人員擔任軍中要職的說法提出來時,除了曹伯瑜外的所有將官大多都沒聽說過。還是曹伯瑜有些見識,他引經據典的將秦時到三國時期的那些出名的諸如諸葛亮、鳳雛等軍師級的人物給他們講出來後這些人才算弄明白。

    其實也不怪他們,如今李昊手下的這些將官大多都是底層出身,他們原來在遇到李昊之前都是大頭兵,他們中也就薑飛這個早在呂篡手下擔任過校尉一職的將領有點見識。他們一聽到曹伯瑜拿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舉例子立時就知道了文職軍官的重要性,他們舉雙手讚成李昊的這個提議,他們都想的很簡單有了那些文職軍官出謀劃策他們光展示自己的一身勇力就是了,是多麽省心的一件事啊。

    軍中的這些文職從低到高以此為掌記、撫軍、參謀、都尉、司馬、軍候、軍師,他們對應著的帶兵軍官為:校尉、遊擊、參將、狼將、豹將、虎將、督帥。另外三百人的屯長能夠形成一股戰力了,所以為了謹慎起見給屯長也配了一個文職副手,名為:從使。

    這些文職在軍中主要從事分析戰場地勢和敵兵情況再給軍中主將出謀劃策以及對軍隊中的士兵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當然也有監督軍中將官的權利,對軍中主將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防止他們擁兵自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