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弩騎時代

第九章組建驅越軍中(3/3)

    " 那小侯爺相國大人那也不好隱瞞,畢竟到時吾們在那操練私兵,相國又是作為朝廷負責監視小侯爺,時間久了隱瞞起來不是那麽容易的。"劉伯又想起了一個自認為是頭痛的事情。

    劉建和黃忠卻笑道,把昨天在郡國府發生的那一切告知了劉伯,劉伯才暗自感歎:"看來吾自己真的是多心了,小侯爺是真的長大成才了,事事都處心積慮,考慮清楚了。"

    劉建頓了頓開口: "操練的地方即然已經找好了,接下來就是兵源的問題。"

    "主公末將建議現在吾們招募的既然是私兵,要讓朝廷不易發覺,隻有招募少量的私兵,況且古語有雲在先:兵不在多在精。"

    "小侯爺黃將軍言之有理,隻是這年頭天災連連,天下民不聊生百姓們都斥恨朝廷,交州雖說好些,但也遭遇著波及,百姓紛紛不願投身兵營。"

    "黃忠所說正是本侯心中所想的一模一樣,兵不在多在於精,至於劉伯所擔憂的不無道理。" 劉建欣慰的打量著黃忠和劉伯。

    又道: "劉伯既然也說現如今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而朝廷又不加以救濟,此間肯定會產生流民為了生計結伴同行,趕往例如吾們交州這樣相對安穩的地方,流民經過這幾千裏的路程顛簸,當中肯定都是身強體壯者,老弱病殘者幾乎都在路途中就跟不住腳步喪命異鄉。"

    黃忠和劉伯都齊聲言道:"主公(小侯爺)意思是關於私兵是想在流民中招募?"

    "漢升劉伯所言不錯,本侯意思就是既然這些百姓都是為了活路逃荒而來,本侯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百姓自生自滅,況且這些百姓都是從長苦的路途中磨練出來的,訓練成軍後,他們懂得在亂世活下去是來之不易,為了自己家兒的安穩,隻有在戰場中拚死殺敵,保衛家國。"

    "這樣為了生活的錚錚鐵漢經過艱苦的訓練 ,日後將是本侯手下一支勇往直前的鐵軍,不為什麽就為了保護妻兒不受欺淩他們也會在戰場上永不退縮。"劉建給黃忠和劉伯講解著自己對流民成軍的看法。

    "末將讚成主公的看法。"黃忠率先表態。

    "老朽也無異議。"劉伯也咐聲言罷。

    "劉伯汝作為管家因對番禺乃至南海國四周流民集散地有所了解……"

    "不錯以前老夫人就曾吩咐老朽每到月初就派下人去城外搭棚放糧給那些流民,隻是侯府本身餘糧就捉肘見底,救濟的糧食杯水車薪,還有很大一部分流民,隻有靠著挖撅野菜樹皮度日。"

    劉建後世研究史書記載就曾知道三國時期因為戰亂,百姓流離失所,莊田荒漠,最可怕的是出現過駭人聽聞地異子相食,所以現在流民隻是靠樹皮野菜度日,還沒到事發嚴重史書記載的那般,劉建還算鎮定。

    ……………………………………………………………小波對不起看官有點感冒在打點滴,下半夜回家給看官補上,求收藏,鮮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