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馡的古代農家日常

第294章 百貨店(1/2)

    時光易老,韶華易逝。

    一轉眼,便是三年光景。

    大禾縣城內最繁華的街道已然不再是三年前的老街,而是另外一條從前並不起眼的街道。

    細說起來,這條街道才是大禾縣的老街,街麵寬敞筆直,四通八達,可因為地麵石板破碎,車馬奔流不息,讓那路麵變得凹凸不平坑坑窪窪,下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又灰塵撲撲。

    漸漸的,城裏的人不喜歡住在那條街麵上,又因為那條街上門戶修得小氣,稍有錢的人家想擴展一下都不成。

    於是,人們有了足夠的銀錢後,就搬到了不遠處的新街上,建起了更大氣的新居,又因為縣衙坐落在那條街上,官家著人修了更加平坦的道路。

    唯有一點,因著臨河的緣故,街麵的寬敞趕不上新街。

    三年前,喬馡生產完休息了兩三個月的工夫,便開始騰出手來在大禾縣做起了生意來。

    起初,她本隻想讓自家日子紅火起來,讓家中適齡的孩子都能有書讀,而不用送一個不送一個,厚此薄彼惹是非。也讓謝義勝和崔氏倆口子不必再用盡勞力幹活,免於吃苦受累。

    一開始,喬馡隻是在老街上租了個鋪麵,用來零售自家種出來的蔬菜瓜果並山間野味。

    可發到到如今這場麵,竟是喬馡也沒想到的。

    放眼如今的老街,早已煥然一新。

    凹凸不平的地麵,早已換上了平坦光潔的大石板,那是新街上所有鋪子商家老板合夥出錢請人從山中開采大石來鋪就的,為的就是讓來這條街消費的老百姓走上一腳平坦之路。

    而屹立在這長街之首的鋪子,就是一家雜貨鋪。

    可這雜貨鋪又跟別的雜貨鋪截然不同。

    別的雜貨鋪,都是不大的一間店麵,嚴嚴實實的堆滿著各種小物件,田間農忙要用的農具比如鐮刀、鋤頭、篾刀、籮筐,再比如灶房裏的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再或者其他生活中總能用到的東西,有時候連老板自個兒都找不到客人要買的東西被自己隨手一塞塞到了何處。

    可這家鋪子不同,光是鋪麵就用了整整三層高樓,據說原先這本來是一家大酒樓。

    初開張時,旁人也以為還是幹酒樓生意的,可瞧著那高高懸掛的牌匾,一眼便知不是酒樓,紛紛好奇走進門去。

    原來,這雜貨鋪的名字,是喬馡取的。

    名字很簡單,很直白,百貨店。

    百貨百貨,顧名思義,眾人紛紛好奇這樣的鋪子,能賣百樣什麽貨品。

    客人走進一看,便看到一樓的大廳裏,往日空曠的酒樓大廳,已然擺上了十來塊門板大的案板,沿著屋子牆壁擺放著,中間留出足夠餘地給客人打轉。案板上,擺著的有生鮮蔬菜,有各色肉類,亦有各類本地的外地的山貨山珍,更甚者,連活魚活蝦都有的賣。

    讓人一瞧了,就忍不住蹙眉暗歎。

    這好好的店麵弄得跟菜市場一樣,那味道又散不去,以後可不得熏死人啊。

    可過了兩年多,大家夥兒才發現,也不知道老板如何弄的,除了偶爾有些魚腥味兒飄出以外,店內竟無多少異味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