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馡的古代農家日常

第124章 忘恩負義?(1/2)

    夏氏之所以有那麽一說,完全是因為每次送菜送的最多的就是這個蘿卜苗。

    而他們鄉下人種蘿卜,多半都是為了吃蘿卜,或醃或泡或燉或炒,大家吃的都是蘿卜,蘿卜葉子素來都是扔給豬吃的。

    喬馡聞言,不免莞爾一笑。

    “二嫂這話就說差了,這蘿卜苗能在城裏受歡迎,自然是烹飪的方式特別,才會受歡迎了。”

    夏氏不讚同的撇了撇嘴,“就這玩意兒,隨便煮煮不就行了,還烹飪,我才不信呢。”

    “二嫂不信,那等會兒送完菜回來,我做一些來與您嚐嚐,如何?”

    夏氏連忙擺了擺手,“算了吧算了吧,還是趕緊扒拉夠了,讓你拉進城給那些有錢的大老爺吃去吧。我不想吃這個,你若覺得我受累了,回來的時候,便去那肉攤子上割兩斤肉回來,犒勞犒勞咱!”

    冉氏幾個聽了,忍不住捧腹大笑。

    “你哪是覺得蘿卜苗不好吃,分明就是饞肉了嘛。”

    也就是今年喬馡來了後家裏條件改善了,往些年,這地裏的青菜哪怕再便宜,也不是任他們隨意吃的。

    崔氏節儉成性,吃也挑那種不太好賣的給自家人吃,好賣的,永遠留著賣給別人。

    當然了,她們也覺得這才對。

    婆媳妯娌嘻嘻哈哈,事情做得也快些。

    不一會兒就扒拉了三擔子的各種菜蔬,由崔氏領著冉氏夏氏一人一擔往回擔。

    喬馡力弱,加之走山路不太利索,她們習慣了不讓她負重。

    青菜擔下山,回到家裝了筐,便由謝長安去租來馬車,載了一家子女人進城去了。

    這一趟,除了賣菜以外,最主要是快過年了,得去城裏辦些年貨回來過節了。

    男人們則不是躺在家裏休息,養養開了一季荒險些累散架的骨頭,就是跑去別人家裏跟人下下棋,喝喝茶之類的。

    *

    喬馡等人進了城,就先去酒樓把菜給送了。

    送完菜,自然就有銀子了,加上之前一次的貨款,總共得了三兩銀子。

    崔氏給三個二媳婦各自給了一兩後,大家開始分散采買自己的東西。

    謝長安和喬馡則背了一簍子新鮮蔬菜,又去街頭買了一壇酒,兩斤肉,拎著往邱先生家去了。

    “長安,喬喬,你們來了?”

    依舊是容氏來開門,卻沒再領著倆人直接往正屋去,而是領著倆人朝著邱明鏡的書房走。

    “家裏來了客人,你老師正在招待,你們先跟我去書房那邊待著,那屋子裏有火,還有書,長安能看看。”

    容氏此舉,赫然沒有把謝長安當成外人。

    謝長安頷了頷首,正欲跟著容氏進書房,忽然就聽到前院正堂傳來杯盞落地的聲音。

    謝長安眉心一跳,轉過頭就看容氏眉心淺蹙,麵露擔憂。

    “師母,前麵是怎麽回事?”

    “我也不知道。你不用管,你老師自會……”不等容氏把話說完,前院動靜再次傳來,這次,換成了人聲。

    “我不會回去的!你走吧,以後也不要再來找我,今生今世,我是不會再想回京城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