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朕心甚悅

五月時候天氣已經見熱了。 趙亮離開京城返回老家去。 四九城內不搞事實在沒什麽好玩的,八大胡同他早去過了,圓明園他想進又進不去,除了搞了一次市井調查,再跟著和珅結識了一大批官員,其他的毛事兒也沒幹! 所以,趁早回老家歇著去。 因為大姑父從嶺南回來了,一同帶回來的就有幾個他讓找的人,還有朱渥。 後者是朱濆的胞弟,朱濆為船幫幫主脫不開身,就把自己兄弟派來見趙亮了。 至於豫西南和沂蒙山,依舊很‘平靜’! 除了烏三娘稍微的顯的有些暴躁,在過去的半年裏,幾次往衙門裏撂炸彈,還組織人手伏擊滿清外出的官員,從而登上了滿清的必殺黑名單。 聲名也大大的響亮了來,成為了清水教中僅次王倫的‘巨頭’,跟孟燦、王經隆、樊偉等人齊名了。 風塵仆仆的趕回龍路口,趙亮看到的就是老爺子和趙爹趙二叔他們滿是歡喜的笑臉。 這是咋回事? “大哥,咱家上地方誌了!”趙輝興奮的叫嗥著。哪怕隻是淮寧縣誌,而不是陳州府誌,可這對趙家言也是一項殊榮了。 趙亮有些發懵,縣誌!? 那東西他當然聽說過,地方誌麽。可他從來沒有將其與趙家聯係在一處過,驟然聽到消息後,人還真是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清代方誌編修多能依循六十年一纂的則例,定期續修。可這製度針對的是省一級的通誌,至於省以下的府、廳、州、縣、鎮誌,就靈活多了。 清代基層單位修誌極其頻繁,府、州、縣皆設有立誌局、誌館極其普遍,而成書之眾,數倍於以往曆代。 而陳州府,自從乾隆十二年修了一回府誌之後,修地方誌已經偃旗息鼓三十年也。 如今淮寧知縣忽的挑起了這個頭來,極快的就贏得了地方士紳們的支持。 中國最好臉麵,如果能留名地方誌,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士紳賢達們做夢才能夢到的美事。 畢竟這地方誌雖然是官府出麵主持修撰的,可修書的人卻往往又是本地長官和名望紳士,這些人難免要矜誇鄉裏,虛譽人物,尤其是後者。 述地理,則必列八景勝跡,陳州府的七景八台就是這麽來的。列鄉賢,常愛及親朋故友。 所以,這每一次修撰地方誌,對於地方上的士紳賢達們來說都是好事。 結果這次卻不料江哲主動提及了趙家,並且非常明了的表示慈善會事宜應當大書特書。 此事乍然一看是江哲在巴結趙家,就跟蘇和泰的態度轉變了一樣,和珅現如今風光無限,趙家也跟著收益非凡啊。 可事實上江哲事前事後都跟趙家沒甚大聯係,等趙爹親自上門拜謝的時候,人家也說的很明了——乃實事求是而已。 趙亮聽到這兒就笑了,實事求是?見鬼的實事求是。什麽時候地方誌編撰的時候實事求是了? 雖然他對地方誌了解不多,可也知道上次編撰地方誌時陳州府鬧出的一次笑話。 某縣某人,嫡支六人,盡入誌書者,又以其母入孝婦,祖母入賢婦,因被譏為“某氏家乘”。 這些奇聞趣談一般的老百姓接觸不到,可如趙家如現今的趙亮人等,那是想不知道都難。 他跟何誌輝等人組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某縣某人早就被他們笑爛了說爛了。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