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28章 石鏡(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王嬙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吟道:“雪裏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淚垂新。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她的詩裏藏著無盡的哀怨,仿佛在控訴那個把她畫醜的畫家,讓她在塞外受盡了苦楚。

    戚夫人也不甘示弱,她輕啟朱唇,低吟道:“自別漢宮休楚舞,不能妝粉恨君王。無金豈得迎商叟,呂氏何曾畏木強。”她的詩裏充滿了對失去權力的無奈和對君王的不滿。

    輪到楊貴妃了,她微微一笑,說道:“金釵墮地別君王,紅淚流珠滿禦床。雲雨馬嵬分散後,驪宮不複舞霓裳。”她的詩裏透露著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在淒涼處境的感慨。

    潘淑妃也不甘寂寞,她接口道:“秋月春風幾度歸,江山猶是鄴宮非。東昏舊作蓮花地,空想曾披金縷衣。”她的詩裏藏著對過去繁華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在物是人非的感慨。

    太後看著我,笑著說:“牛秀才,你也來一首吧,別藏著掖著了。”

    我推辭不得,隻好硬著頭皮吟道:“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我的詩一出口,大家都紛紛點頭稱讚。

    這時,一個善於吹笛的女子走了過來,她短發麗服,容貌美麗,而且多媚。潘淑妃介紹說:“這是綠珠,石家的綠珠。”

    太後看著綠珠,問道:“你會作詩嗎?”

    綠珠點了點頭,然後吟道:“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紅殘翠碎花樓下,金穀千年更不春。”她的詩裏充滿了對過去繁華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在物是人非的感慨。

    酒過三巡,太後看著我問道:“牛秀才遠來,今夕誰人為伴?”

    戚夫人首先起身辭謝道:“如意已經長大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而且這樣也不太合適。”

    潘淑妃也辭謝道:“東昏侯因為寵愛玉兒,最後身死國除,我不能辜負他。”

    綠珠也辭謝道:“石衛尉性格嚴厲忌諱多,我不能這樣做。”

    太後看著王嬙說:“昭君,你當初嫁給呼韓單於,後來又成為殊累若單於的婦人,你自己看著辦吧。而且胡地苦寒,那些胡人又能把你怎麽樣呢?昭君,你就別推辭了。”

    昭君姑娘似乎有點不對勁,她低垂著頭,臉上泛起一抹羞紅和恨意。不一會兒,大家都各自回房休息了。我被旁邊的人領著,送進了昭君的院子。

    第二天一早,侍從就來催我起床。昭君姑娘淚眼婆娑地跟我道別,搞得我也有點傷感。就在這時,突然聽到外麵傳來太後的命令,我趕緊出去見太後。

    太後看著我,說:“這裏不是你久留的地方,還是早點回去吧。我們就此別過,希望你不要忘了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

    太後又叫人上了酒,我們舉杯暢飲,直到酒盡人散。戚夫人、潘淑妃和綠珠姑娘都哭紅了眼睛,依依惜別。太後派了個穿朱紅色衣服的侍從送我到大安去。走到西邊的路上,我突然發現侍從不見了,這時天才剛亮。

    我隻好在大安裏找人問路。當地人說:“從這裏往前走十多裏,有個薄後廟。”

    我回頭看了看那座廟,隻見它破敗不堪,根本進不去,跟我之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了。而且我發現,我衣服上還殘留著香氣,過了十多天都沒散掉。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啊!

    五

    在一個名叫碩縣的小鎮附近,有一個神秘莫測的眩潭,那潭水波光粼粼,仿佛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因此得名。潭邊有個田陂,曾經發生過這麽一件奇事:有個人乘船經過田陂時,發現一條巨大的蛟龍竟然死在陂上,無法下水。正疑惑間,忽見一位身著黑衣、身材魁梧的大漢站在岸邊,他告訴這位船上的行人說:“昨天我也試圖過陂,結果不幸溺亡。你幫我向眩潭通報一聲吧。”行人問:“這眩潭空無一人,怎麽通報呢?”黑衣大漢嘿嘿一笑,神秘地說:“你就大聲對著潭水喊就好。”行人照辦了,片刻之後,潭水中竟傳來了陣陣哭泣聲。

    話說晉朝元熙年間,桂陽郡有一位老翁,平日以釣魚為生。一日清晨,他出門垂釣,遭遇了一條貪婪的大魚,猛拽魚線,連人帶船瞬間消失在水麵。家人在釣魚處找到他時,隻見老翁與魚已雙雙斃命,皆被魚線緊緊纏繞。更令人驚奇的是,魚腹下赫然刻著鮮紅的字跡:“聞曾潭樂曲,欣然躍入潭。卻遭老翁騙,終食赤鯉恨。”

    到了太元年間,臨海出現了一個來曆不明的巫師李,他擅長占卜、畫符和醫術,治愈了許多病人,同時他也虔誠禮拜佛陀,誦讀佛經。他預言:“明年全國將會爆發一場大瘟疫,尤其本地區更為嚴重。再過兩個甲子,這片土地才能恢複安寧。西北那個大郡,到時候會出現屍橫遍野的慘狀。”當時,汝南的周叔道剛卸任臨海縣令,暫居家中,巫師對他直言:“周縣令現在離開,最好南行,否則恐有暴死之災。”他指著北山補充道:“二十日後,這座山下會有異象顯現,那時真相就會大白。”果不其然,十幾天後,一塊巨石深夜崩塌,轟鳴聲猶如雷霆。後來,庾某接任了臨海太守,周叔道為其設宴送別。然而次日清晨,當庾某喚起周叔道時,卻發現他已經去世多時。第二年,該縣因疾病死亡的人數竟高達數千。

    此外,徐琦每次遇見貌美的女子,都會毫不猶豫地解下臂上的銀鈴贈予對方,此舉引人遐想。

    董卓十分迷信巫術,在他的軍隊中常有巫師祈禱祈福。有一次,一個巫師向董卓索要布料,董卓一時找不到布,隻有一塊手巾,巫師接過手巾,隨手在上麵畫了兩個大小不一的口字,相互重疊,對董卓說:“這個也能用!”然後告誡董卓要小心保管。後來,董卓果然被呂布所殺,人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手巾上的圖案是在詛咒呂布。

    而在淮南的牛渚津,河水深不可測,據說有人目睹過一頭金光閃閃、形態雄偉的金牛,脖子上係著金鎖鏈,更是給這個地方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耒陽縣東北方向,有個名為蘆塘的神秘湖泊,麵積寬廣達八頃,湖水深邃不可測。其中棲息著一條超級巨魚,每隔五日就會上演一次華麗的跳躍秀,躍出水麵之際,身形粗壯堪比三人環抱,其奇特景象震撼人心。每當它跳出水麵,那些小魚就像粉絲一樣狂熱追逐,紛紛隨著濺起的水浪衝上岸邊,數目多得數不勝數。

    話說某郡有個叫張甲的家夥,跟司徒蔡謨沾點親戚關係,借住在蔡府。本打算小住幾晚,誰知逾期未歸。一天,蔡謨白天打盹,夢見張甲告訴他:“突然得了急性病,胸腹疼痛難忍,脹滿不適,嘔吐拉肚子都不行,某時我就這麽掛了。”夢中的張甲死後,蔡謨含淚為其主持喪儀,哪知道張甲的靈魂還在夢裏繼續吐槽:“我這是得了乾霍亂,其實可以治療,隻是世人不懂治療方法,所以才駕鶴西去啊。”蔡謨忙問:“那怎麽治呢?”張甲詭秘一笑:“抓隻去掉它的腳,生吞下去就能痊愈。”蔡謨驚醒後,派人去張甲那裏核實,果真如夢境所言,張甲已逝。後來遇到乾霍亂患者,試著按張甲夢中的法子一試,居然奏效。

    接著講個會稽施子然的故事,一天,家裏來了一位身穿麻布單衣、麵龐模糊不清的客人,大大咧咧直接坐到了席上,拱手與施子然攀談起來。施子然問他姓甚名誰,那人回答:“小弟姓盧名鉤,家住壇邊水畔。”過了大約半個星期,施家在田埂西邊挖溝的時候,挖出了滿滿一坑螻蛄,數量之多幾乎能裝滿一鬥,其中有幾隻特別健壯,領頭的一隻更是大得出奇。施子然突然靈光一閃,想起那日自稱“盧鉤”的客人,倒過來念就是“螻蛄”,且“家在壇邊”對應的就是西邊的土坎。於是乎,施子然下令將這些螻蛄全部燙死,從此以後怪事不再發生。

    又有傳聞,晉朝司空郗方回在禹山安葬妻子,特意請會稽郡的小吏史澤負責修繕墓地,平整了不少原有的土包,並重新設計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偉的陵墓,陪葬品更是豐富無比。墓穴開啟之時,竟然傳出陣陣戰鼓號角之聲,此後每逢開墓總會有這種詭異現象發生。

    宋元嘉初年,散騎劉雋在丹陽郡宅邸悠閑度日,有一天天空突降大雨,他在門口瞧見三個看似六七歲的小孩,全身幹爽嬉戲玩耍,雨水竟不能沾濕他們。劉雋覺得不對勁兒,突然看到他們爭奪一隻葫蘆瓢,便拿起彈弓瞄準射去,正好擊中葫蘆瓢,刹那間小孩們全都消失了。劉雋走出門外詢問周邊村民,結果有個人拿著那隻葫蘆瓢哭訴:“這是我家小孩的東西,不知怎的跑這兒來了。”劉雋一聽,就把剛才的事情原原本本講了出來。

    還有件奇事,清河崔茂伯的女兒即將嫁入裴家,婚期還未到,這位準新娘就手提一隻裝有一升容量金罌,半夜直接闖到未婚夫裴公子的床前,把金罌當作定情禮物贈送給他。

    最後聊聊畫家顧愷之(顧長康)在江陵城對一位女子動了真情。回到家鄉後,他對那位女子思念不已,於是畫了一幅女子肖像貼在牆壁上,不巧的是,畫中女子佩戴的簪子恰好紮在畫像心髒位置。離奇的是,女子離家行走十裏之外,忽然感到心痛如針紮,再也無法前行。

    餘杭鄉有個叫沈縱的平民百姓,一貫過得窮困潦倒。有一次他和老父親一起進山采伐,回家路上,還沒走到家門口,就碰見了一個排場浩大的人物,前後簇擁著約摸四百多人的隊伍,前頭是一串裝載滿滿的車輛,馬鞭沿路林立,那陣仗簡直就像是兩千石的大官出行。這神秘人物遠遠看見沈縱父子,便招呼他們過去,借用沈縱手中的火種點燃香煙。沈縱好奇地打聽對方是什麽大人物,得到的回答是:“我是鬥山王,就在餘杭縣南邊。”沈縱心中明鏡似的,知道遇上了神仙,趕緊行禮懇求幫助。神仙走後,沈縱再次進山,竟意外得到了一塊玉枕,自此生活開始順風順水。

    那時候,桓玄這家夥野心勃勃,毫無敬君之意,派了個禦史跑到安城暗殺了太傅□道子。桓玄正在南州悠哉遊哉呢,冷不丁瞅見一個戴平頭巾的人手持馬鞭走來,報信說:“蔣侯大人駕到!”桓玄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隻見自家台階下的奴仆瞬間變成了駕車侍衛,接著一位自稱蔣子文的官員出現,責問他為何要加害太傅,說是兩人本該兄弟相待。桓玄剛回過神來,那位蔣大人就消失不見了。

    再說廣陵的韓晷,字號興彥,當年陳敏叛亂時,他在尋陽與陳敏的弟弟陳恢激戰一番後返程。準備下馬時,感覺馬鞭沉甸甸的,發現上麵掛著一個繡花口袋,裏麵藏著一份短卷軸樣的書冊,還插在一個劍鞘中,來曆不明。打開一看,原來是一份寫在泛黃紙上的佛經神咒。

    成彪因為哥哥去世,悲痛欲絕,日夜哭泣不止。後來去湖邊垂釣,路過哥哥生前喜歡飲水的地方,放下釣竿,忍不住悲從中來。這時,一條大魚突然蹦進了他的大船內,低頭護著一群小魚。成彪望著這一幕,仰天悲呼,決定放生所有的小魚,那條大魚也隨即躍出了船外。當天晚上,成彪夢見哥哥來訪,還帶來了二十罐美酒和一盤新鮮梨子,哥倆一邊喝酒一邊互相安慰。

    襄陽城南住著一位秦姓孝子,父母去世後,他整整哭了三年,血淚交加。有人在他麵前誦讀《蓼莪》詩篇,述說孝道,他聽後更是抑製不住淚水,痛哭流涕。

    孫權執政時期,南方的一個官吏奉命向朝廷進獻發簪。途徑宮亭湖附近的盧山君廟時,官吏進去祈福,廟裏的巫師傳達了神明的意思,要求留下一枚發簪。官吏磕頭求饒:“這發簪是要獻給天子的,您能否高抬貴手?”神祇回應:“等你們快到石頭城的時候,我會把發簪還給你們。”官吏無奈離去,當他們抵達石頭城時,果然有一條三尺長的鯉魚跳進了船艙,官吏剖開魚腹,找到了丟失的發簪。

    再來說說這位名叫安聞的安成人,是個擅長幻術的民俗師傅。當時王凝之擔任江州刺史,安聞趁機表現,假裝替王凝之梳頭,然後用一片荷葉變作帽子戴在他的頭上。神奇的是,當時在場的人並沒有察覺這頂帽子有何異樣。等到大家坐下,荷葉的真實麵貌顯現出來,全場震驚,王凝之這才意識到自己被施了幻術。

    在晉代,有個叫朱黃祖的孝子,對他母親的孝順程度堪稱典範。有次他母親病重,他深夜對著天空祈禱。就在這時,銀河仿佛裂開一道縫隙,一位白胡子老頭帶著一個小男孩,手裏捧著箱子前來,送給黃母兩顆神奇的藥丸。服下後,母親的病情立刻好轉。為了表示感激,黃祖邀請老頭留宿。夜晚,大廳上方升起五彩斑斕的霞光,伴著美妙的琴聲歌聲。黃祖上前查看,隻見鬥帳四周和頂部懸掛著四顆大珍珠,如同鵝蛋般大小,閃爍著耀眼的光彩。

    晉太康元年,餘杭有位姓王的先生,名字已經淹沒在歲月中,他前往旅店途中經過一座廟宇,便進去祈福。離開廟宇走了五六裏路後,他發現自己忘記帶走鞋子。正猶豫要不要回去拿,一名白衣男子追上來遞給他鞋子,說這是廟裏的神仙讓他歸還的。男子說完話,化身為一隻天鵝,振翅飛入田野之中。

    石勒問佛圖澄:“我能擊敗劉曜嗎?有什麽預兆嗎?”澄大師讓童子齋戒七日,然後取麻油研磨掌中,點燃旃檀木進行咒語祈禱。不久,大師舉起手掌,掌中似乎透出異樣光芒,他問童子看到了什麽,童子答道:“我隻看見一名高大英俊、膚色白皙的軍人,看起來很不一般,他的肘部還綁著一根紅線。”澄大師說:“那就是劉曜。”果然,那一年石勒成功擊敗了劉曜。

    劉鬆在家裏忽見一鬼揮劍攻擊他,鬼魂被嚇跑了,劉鬆緊追不舍,直至山頂岩石之上,鬼魂們紛紛逃竄,留下了一套製藥工具。劉鬆將這套工具撿回家,用來配製藥材時,隻要經由此臼搗碎的藥材,無一不是療效顯著。

    廣陵郊外有一座古墓,傳說那是漢代江都王的陵寢。當地村民有時會看到墓地上擺著幾十個石磨,有個人好奇拿走一個回家,結果晚上墓主人敲門催他還磨,第二天一早隻好乖乖送回原處。

    平都縣的南陂上有個古塚,有路人在此捉到鯉魚,正巧碰到塚中的鬼魂找上門來,質問道:“你怎麽偷了我的魚!”隨後鬼魂將魚搶走,一路奔回了古塚。

    始興的雲水源有一處溫泉,每到寒冬時節,溫泉上方的蒸氣竟能高達數十丈,泉水所在的山上常有紅色小魚遊弋其中,但從未有人能捕撈到。

    巴北縣金罔以北三十裏,有個地方叫黃金瀨。古代有人在此潭垂釣,釣起一條金鎖,拉動時竟拖出滿滿一船。不料金鎖盡頭的金牛發出聲音,狂奔跳回潭中,金鎖逐漸消失。垂釣者用力擲錨也隻能撈到幾尺長的金鎖,因此這潭和瀨就被命名為黃金瀨。

    東晉時期,桓玄在南郡國第居住時,外出拜見殷荊州,途經鵠穴時偶遇一位騎著青牛的老者,其容顏氣質非同尋常。桓玄當下決定用自己的馬與老人交換青牛。當他騎著青牛來到零陵時,發現牛奔跑的速度快得驚人。一次休息時,青牛竟躍入水中再也不出來。桓玄派人守候了一個月,始終未能再見青牛蹤影。

    元嘉年間,益州刺史吉翰調任南徐州刺史。他在蜀中帶回一頭青牛,常親自騎乘,並精心照顧。吉翰病重多日後,青牛也不肯進食。等到吉翰去世,青牛更是淚如雨下。吉氏家族的喪事尚未返回都城,先派人將青牛送回宅邸,但這牛卻堅決不肯前行。旁人都看出此牛與眾不同,便暫時停止遷移。直到吉翰靈柩運上船隻啟程,青牛才跟隨隊伍一同離去。

    六

    在某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的主人公桓衝鎮守江陵,正巧趕上一場盛大的宴會,準備宰殺一頭牛來做佳肴。誰知,那頭牛突然深情地凝視著帳下的都督,眼中溢滿了淚水。都督被牛的眼神打動,開玩笑地說:“你要是能向我下跪,我就幫你求個活命的機會。”神奇的是,那牛真的應聲下跪。大家都驚呆了,都督接著說:“如果你還能向在場的所有人一一磕頭,我保證讓你逃過此劫。”牛聽了,眼淚嘩嘩地流淌,不斷地向周圍的人鞠躬。遺憾的是,正當此時,桓衝喝得酩酊大醉,都督無法及時稟告此事,結果牛還是被宰殺了。等桓衝酒醒得知此事,不由得惋惜不已,立刻把都督叫來狠狠教訓了一頓。

    咱們再來談談護軍琅琊王華家的那頭神速之牛,雖然年紀漸長,牙齒也開始老化,但它依舊威風凜凜。某天夜裏,王華做了一個夢,夢裏牛跟他對話:“我老了,受不了太多辛苦了。最多隻能馱兩個人,超過這個數,我怕是要命歸西天。”王華醒來後並未在意,認為這隻是個夢。結果,某次酒醉後,他硬是和另外兩個人一起騎牛回家,結果那頭牛真的倒下了,一命嗚呼。

    曲阿縣有個叫虞眩的人,他家院子裏有一棵巨大的皂莢樹,樹冠繁茂,足有十幾丈高,覆蓋了好幾戶人家,成為各種鳥類的樂園。虞眩命令仆人砍掉樹梢,沒想到砍樹過程中差點發生事故,空氣中甚至傳來一陣怒罵聲:“虞眩,你幹嘛砍我家的房子?”緊接著,無數瓦片和石子從天而降,砸得眾人東倒西歪,一年後,這棵樹竟然就枯萎消失了。

    隆安年初,殷仲宗赴蜀地任職,成了毛璩的參軍,途經涪地時,在一處涼亭歇腳過夜。不料,夜深人靜之際,一個全身長毛的鬼魂突然從窗欞中伸出魔爪抓住了殷仲宗的手臂。殷仲宗嚇得大叫,左右隨從趕緊趕來救援,鬼魂這才悻悻離去。

    在石虎統治的時代,太極殿壁畫上的賢人畫像,腦袋都被描繪得縮進了肩膀裏,顯得頗為詭異。

    義興人士周起出任謝某的司馬,駐守在江陵,留在家中的妻子許氏有一天夜晚,透過窗戶遠遠看到屋裏白光閃爍,地上赫然有個死人的頭顱,血流滿地。她嚇得魂飛魄散,再定睛一看,那頭顱竟然消失無蹤。不久後,周起因罪遭到處罰。

    太原有個叫王仲德的老者,年輕時曾在戰亂中躲避胡賊,連續三天粒米未進,躺在草叢中昏昏欲睡。突然,他感覺有人要摘他的腦袋,耳邊響起聲音:“快起來吃陷棗。”王仲德猛地驚醒,發現眼前站著一個身高四尺的小孩,轉瞬即逝,而地上多出了一袋幹紅棗。王仲德吃了紅棗,稍有些力氣,便掙紮著站了起來。

    最後,我們來講講河南的趙良和他的同學們去長安的經曆。他們在新安境內遇到連綿大雨,糧食耗盡,餓得前胸貼後背。一群人唉聲歎氣:“哎,哪兒去找好吃的呢?”話音剛落,眼前就出現了熱騰騰的飯菜,還有個聲音說:“來吃清淡的食物吧。”眾人狼吞虎咽,一頓飽餐後,體力恢複不少。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謝安和石某一同生活在桓溫的陰影之下,總是惶恐不安。一日深夜,謝安做了個離奇的夢,夢見自己坐上了桓溫的馬車,一路前行了十六裏,直到看見一隻白雞才停下,再也無法向前。這個夢境困擾著他,無人能夠解讀其中寓意。直至桓溫去世,其後代掌權長達十六年後,謝安身染疾病,恍然大悟道:“這十六裏原來預示著十六年的時光,而白雞則暗示當今太歲位於西方。看來我的病情恐怕難以好轉了。”果然,沒過多久,謝安便駕鶴西歸。

    那時蔡廓擔任豫章郡長官尚未動身,他的大兒子正在路上迎接新娘,二兒子想讓新娘跨過船舷,結果衣服掛在船頭不慎跌入水中,瞬間沉沒。恰逢徐羨之作揚州刺史,聞訊後急忙沿岸組織打撈,重金懸賞漁民和蛙人,下令徹夜搜尋。到了深夜還未找到新娘,新娘悲痛之餘似夢非夢地聽見一個聲音告訴她:“我現在就在你的船底下。”新娘將此告知侍女,侍女上報後,他們找來潛水高手潛入河底,竟真的發現新娘安然坐在船底。被打撈上來時,新娘麵色一如生前。

    宮亭湖畔,有幾塊圓形石頭光滑如鏡,明亮到能照出人影,人們稱之為“石鏡”。後來有個路人一時興起,用火燒了一塊鏡子般的石頭,結果那人的眼睛就此失去了光明。

    晉朝義熙年間,羌主姚略在拆毀洛陽溝壁取磚之時,意外挖出了兩隻金色的大公鵝,它們頸項交纏,長鳴之聲響徹雲霄,比尋常鵝更為神駿非凡。

    楚文王少年時酷愛打獵,有一次有人獻給他一隻猛鷹,文王一看,這鷹爪利嘴銳,神態超凡脫俗,與其他普通鷹類截然不同。於是他帶著這隻鷹去雲夢澤狩獵,布置了天羅地網,煙火彌漫,禽獸奔突。然而這隻鷹卻昂首挺立,目光遠眺雲端,毫無捕獵之意。文王疑惑不解:“我獵獲的動物數以百計,你這隻鷹怎麽毫無鬥誌,難道是在戲弄我嗎?”獻鷹者回答:“如果隻是對付野雞兔子,我又怎敢獻給您?”話音未落,雲層之中出現一個模糊的白色身影,那隻鷹瞬間振翅高飛,速度快如閃電,不一會兒,羽毛如雪花般飄落,血液如雨點灑下,一隻巨鳥重重摔落在地,雙翼展開竟有數十裏寬,嘴角泛黃,無人能識其真實身份。當時正好有一位學識淵博的人士解釋道:“這是大鵬的幼鳥。”文王聽罷,對獻鷹者大大獎賞。

    項縣百姓姚牛年僅十來歲,父親不幸被人殺害。姚牛變賣家產購置利劍,一心隻為複仇。最終,他在人群中親手手刃仇人。官府雖將其逮捕,但官員們深感其孝心壯烈,因此多方輾轉拖延,恰好趕上朝廷大赦得以釋放。之後縣令派他外出打獵,追趕鹿群至一片草地,草叢右側隱藏著幾口深井,姚牛的馬眼看就要踏入井口,這時一位老人忽然出現,用拐杖阻擋馬匹前進,馬受驚躲開,幸免於難。縣令惱羞成怒,正要拉弓射箭,老人說:“這裏有井,擔心你會掉下去。”縣令問:“你是何人?”老人跪地答道:“我是姚牛的父親,感謝您保住了我兒子的性命,特來報恩。”說完,老人消失不見了。縣令深受感動,在任期間對百姓多有善政。

    桂陽有個叫羅君章的小夥子,二十來歲,一直對讀書沒啥興趣。有一天午休時,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自己撿到了一顆五彩斑斕、閃耀著奇異光芒的鳥蛋,這玩意兒怎麽看都不是凡間之物。夢中的他愣頭愣腦就把蛋給吞了。自從那日起,羅君章像是變了個人,突然有了上進心,開始發憤學習,一本本啃起了九經,憑著出眾的才華逐漸揚名四方。

    再說句華縣有個漢子去了東海邊遊玩,天黑了還沒回到家,看見路邊有個小屋子亮著燈光,就決定借宿一晚。屋主有個小女兒不願和陌生人同屋睡覺,便喊來鄰居家的女孩陪著自己,然後她們在夜裏彈起了琴瑟唱起了歌。黎明時分,漢子準備離開,好奇問起她們的名字,小女孩卻不言語,隻是撥動琴弦唱道:“窗簾糾纏葛藤蔓,輕輕蕩悠悠。想知道我芳名,陳家女喚阿登。”

    樂安縣曾經曆了一場大亂,很多人餓死街頭,枯瘦的屍體遍布大地。每逢陰天將要下雨,就會聽到這些枯骨發出淒厲的呻吟和歎息聲,吵鬧得就像一群呱噪的青蛙。

    建德縣有個叫盧敬的居民,有次上廁所時,多次遇到有人把手伸進來遞草紙給他,卻看不見對方是誰。後來又一次如廁時,許久都沒人遞紙,隻聽到外麵傳來劈柴的聲音。他偷偷往外瞄,隻見一個死去的男奴和女婢正在爭著先進去遞草紙,男奴剛好搶在前麵,女婢緊跟其後拍打他。這場爭執持續了很久,盧敬準備離開時,兩位鬼仆還在那兒打得不亦樂乎。盧敬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嗬斥,瞬間就像熄滅了戰火,從此以後這樣的怪事再也沒有發生。

    在桓大司馬鎮守赭圻的時候,手下有個參軍,有一天早晨在田野裏方便時,不小心尿在了一個骷髏頭上。回家後午睡,夢裏一個婦人對他抱怨:“你這帥小夥,怎麽這麽不講究,隨便侮辱別人!晚上你就知道厲害了。”那時候鎮上常有猛虎出沒,夜晚沒人敢出門。這位參軍平常習慣在牆上挖個小洞解決內急。那一晚,他正要悄悄溜出去尿尿,結果老虎撲過來,一口咬斷了他的要害部位,他就這麽悲催地掛了。

    晉孝武帝的老媽李太後,當年還是個不起眼的小丫鬟,簡文帝膝下無子,就讓一幫號稱眼光毒辣的相麵師傅挨個給宮女們看相。李太後那時不過是幹雜活的,差點就沒輪上她。結果相麵師傅指著她說:“這丫頭將來準能生個貴子,不過這娃命中會有個‘虎’劫。”皇帝一聽,嘿,機會來了,果斷寵幸了她,後來還真生出了孝武帝。等到會稽王道子掌權之後,想起相麵師傅的話靈驗得很,但琢磨著這個“虎害”是怎麽回事呢,畢竟誰也沒真見過老虎來搗亂啊。於是讓人畫了幅打虎圖來鎮住邪氣,某天他還擺弄著畫,假裝揮拳揍老虎玩,結果第二天手腫得跟包子似的,疼得夠嗆,最後竟因此得病去世了,真是“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海上據說有個金光閃閃的寶塔,從海麵上冒出百尺,設計精巧,工藝堪稱神仙之作。它屹立在海島之上,星光映照下格外醒目。塔裏麵擺著一張刻滿華麗花紋的黃金桌案,上麵居然還有各種美味佳肴自動呈現。

    王伯陽去世後,他兒子忙著給他選址造墓,挖出了三口漆棺材,打算挪到南崗上去。這小子接連做了幾個噩夢,先是魯肅一臉怒氣衝他說:“我要找你爸算賬!”接著又夢見伯陽公和魯肅為了墓地跟他弟弟掐架。隨後,他在床鋪上發現幾升血跡,心裏犯嘀咕是不是魯肅把他老爹給整死了。現在那個墓就在長廣橋往東一裏的地方。

    尋陽有個參軍哥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女子跪在他麵前,說自己原先埋的地方太靠近水源,快要被淹沒了,要是能幫忙遷個墳,雖然不能讓他飛黃騰達,但至少能保他少惹災禍。參軍哥問:“怎麽才能認出是你呢?”女子答:“你在水邊看到插著一支銀釵的破敗墳頭,那就是我。”第二天參軍哥按照提示去找,果然發現了一座快被水淹沒的墳,上麵插著支銀釵。他把墓遷到了高地上。過了十來天,參軍哥走到東橋時,胯下的牛突然瘋跑,眼看就要一頭栽進河裏,關鍵時刻牛轉向了,化險為夷。

    再講個事兒,有位風水大師說羊叔子他爹的墓有帝王氣象,羊叔子一聽,哎呀媽呀,這還得了,立馬親自動手把自家祖墳給挖了。後來又有人告訴他,“這墓就算挖了,將來也得出個雖然胳膊折了但能當上三公的大官”。羊叔子心想,那就悠著點吧,盡量別騎馬啥的。可當他擔任襄陽縣督的時候,有一次策馬嘚瑟,結果馬失前蹄,他摔了下來,胳膊還真折了,你說這命是有多巧!

    七

    淮南郡的某個夜晚,神秘事件頻頻上演。居民們驚恐地發現,夜裏有人頭發被剃了個精光,仿佛有看不見的剪刀在作祟。太守朱誕摸著下巴,一臉深思:“這事兒,我似乎已經猜到了幾分。”

    於是,他下令在城中各處牆壁上塗抹了《黍離》的篇章。夜幕降臨,一群大如雞的蝙蝠飛臨,它們似乎被那牆壁上的字吸引,紛紛停在牆上,想要離開卻仿佛被什麽力量束縛住了。朱誕微微一笑,下令捕殺這些蝙蝠,果然,隨著蝙蝠的死亡,那剃發的詭異事件也戛然而止。更令人驚訝的是,屋簷下竟然堆積了數百個被剃下的發髻,仿佛無聲的控訴。

    而在皇宮深處,晉孝武帝正在北窗下避暑。突然,一個身著白夾黃綠單衣的濕漉漉的人影出現在他眼前。那人自稱是華林池水中的神靈淋岑,語氣中帶著幾分傲慢:“你若善待我,我必降福於你。”孝武帝喝得正酣,一怒之下拔出佩刀擲向那神靈,卻見刀光一閃而過,那神靈毫發無傷。神靈怒道:“你不以善心相待,必遭報應!”不久之後,孝武帝突然暴斃,宮中人人皆言是那神靈降下的禍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