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13章 人形雕像(1/3)

    在繁華的南朝,有一位神秘的老太婆,堪稱製筆界的傳奇人物,連大書法家蕭子雲都對她所製的毛筆讚不絕口,尤其是那用胎發製成的筆心,更是書寫佳品中的瑰寶。而在盛世開元年間,有個名叫“鐵頭”的筆匠橫空出世,他的技藝猶如點石成金,能把竹管打磨得晶瑩剔透如美玉一般,可惜這門獨門絕技卻未曾流傳下來。

    話說在成都的寶相寺一處偏僻的小院殿堂裏,供奉著一尊神奇的菩提佛像,其身上灰塵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拒之門外,始終保持著嶄新的模樣。坊間傳聞,當年塑像工匠遵循古法,先是精心塑造內髒器官,再逐層堆砌四肢百骸,故而曆經百年滄桑,這尊佛像依然纖塵不染。

    再說李叔詹這位老兄,結交了一位來自範陽山的奇人,暫住在他家豪宅之中。這位山人對吉凶預測精準無比,天文曆法、符咒秘術樣樣精通,這一住就是半年時光。臨走前,山人神秘兮兮地對李叔詹說:“小弟我有一手獨門絕技——水畫,想以此作為告別禮。”於是乎,兩人就在後廳挖了個一丈見方、深約一尺多的小池子,池壁塗上了麻灰,等到太陽落山,池水灌滿。待水分穩定不再蒸發,山人取出文房四寶,口中念念有詞,像是在磨牙打坐似的準備了好一會兒,接著揮毫潑墨於水麵之上。起初,看上去不過是一池渾濁的水色。兩天過去,山人取來四塊細嫩的絲絹輕輕按壓水麵,一頓飯工夫後揭開一看,隻見上麵赫然顯現出古鬆、怪石、人物、房屋等各種栩栩如生的畫麵。李叔詹看傻了眼,連連追問其中奧秘,山人隻是神秘一笑,稱自己擅長禁錮色彩,使其不會沉入水中消散罷了。

    另外還有一種古老的遊戲叫“藏鉤”,據說玩得好的人甚至能讓人心生分離之意,當然這種說法雖有點誇張,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就說那位高映秀才吧,他在藏鉤遊戲中簡直就是個“透視眼”。我曾親曆在荊州的一場大型藏鉤比賽中,每一組都有五十多人參與,他竟能準確猜中九成以上的鉤所在位置,即便同組人的鉤他也總能一猜即中,當時大家紛紛猜測他是否有什麽特異功能。後來得知,高映不過是憑借觀察對方神色舉止,如同審訊犯人或抓賊一樣細致入微罷了。

    更有一位名叫石旻的山人,尤其擅長揣摩藏鉤,與張又新兄弟關係甚好。有一次在月明星稀之夜,眾人相聚,決定測試石旻的本事。無論鉤子藏得多隱蔽,他都能一眼指出,即便是張氏兄弟把鉤子藏到了頭巾的褶皺中,石旻也能輕鬆道破:“全都是虛晃一招!”其技藝之精湛可見一斑。後來石旻移居至揚州,我也因此有幸結識了他,並向他求教秘訣。石旻笑言,要我先畫幾十個人頭像,然後找些胡人和越人來做實驗,才能傳授我這門技藝。雖然我覺得他可能是在捉弄我,最終還是沒能動手去畫那些人頭像。

    在盛唐開元時期,江湖上流傳著一個關於河西騎將宋青春的傳說。這家夥勇猛異常,脾氣火爆到讓人退避三舍,但他每逢西戎侵犯邊境,總是能在戰場上單手振臂高呼,衝殺一番之後,手中提著敵人的首級凱旋歸來,而且從未中過箭矢刀槍,簡直就像穿了防彈衣一樣。西戎部族對他畏之如虎,全軍上下幾乎都要靠著他穩住陣腳。有一次,吐蕃大軍俘虜了幾千人,他們的首領親自通過翻譯詢問其中一位披著老虎皮的壯漢:“你們為何無法傷及宋青春分毫?”那壯漢一臉敬畏地回答:“每次交戰時,我們看見一條青龍似的人物突破陣型而來,我們的兵器碰到他就跟敲打銅鐵一般無效,顯然他是得到了神靈護佑的將軍啊!”從此,宋青春更加堅信自己手中的武器是有靈性的。後來,宋青春去世後,那柄神秘的武器被瓜州刺史李廣琛所得。傳言,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那武器會發出耀眼光芒,照亮整個房間。就連威名赫赫的哥舒鎮西聽說此事後,都想用珍寶換取,但李廣琛堅決不肯,還為此賦詩一首:“刻舟尋找過往,猶記得昔日恩情,如今空彈劍鋏,未能回報您的恩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