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8章 月亮裏有棵桂樹(1/5)

    在一個動蕩不安的隋朝末年,傳奇人物高祖父年輕時可謂神勇非凡,他曾帶領一支精悍小隊,僅有十二名勇士,硬生生瓦解了號稱“無端兒”的龐大草寇團夥,人數高達數萬之眾。而在龍門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裏,他更是獨自射空了一房子的箭矢,據說其中八十餘支準確命中目標,甚至有一次他拉開強弓,使用的竟是比常規箭矢長出一截的大杆四羽箭,輕鬆穿透了厚重的城門閘!

    轉瞬到了大唐盛世,太宗皇帝蓄著威武的虯髯,閑暇之餘喜歡把玩強弓,他常常掛著一袋箭矢嬉戲,那份力拔山兮的氣概可見一斑。某日,他在西宮觀看捕魚,見魚群躍出水麵異常活躍,漁夫解釋說這是因為魚兒正在產卵,皇上聽聞便下令停止捕撈,表現出了仁愛之心。

    骨利幹國進貢了一百匹良駒,當中有十匹尤為雄駿,皇上親自為其中一匹命名“決波輸者”,此馬後蹄生有類似鷹爪的距,疾馳穿越重重障礙而不跌倒,皇上對它疼愛有加。傳聞隋朝內庫藏有一尊雙臂相連如同連環的玉猿雕像,曾打算用來裝飾馬鞍轡頭,但皇上後來騎馬出遊時覺得過於奢華,竟揮鞭將其擊碎。

    貞觀年間,一隻神秘的白鵲在寢殿前的槐樹上築起一個形狀獨特、宛如腰鼓的巢穴,侍從們紛紛叩拜歡呼,認為這是吉祥之兆。然而皇上卻淡然一笑,援引隋煬帝過度追求祥瑞之事,指出真正的吉兆在於得賢才,遂下令拆掉鵲巢,將白鵲放歸自然。

    話說唐高宗還是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太子時,一次偶然拿起毛筆玩耍,周圍的人試探性地遞給他一張紙,未曾想這小子胡亂塗抹之下,邊緣之處竟鬼使神差地寫出個草書的“敕”字。太宗見狀臉色大變,立即下令焚燒這張紙,並嚴令此事不得外傳。

    追溯到女皇武曌誕生的那個神奇夜晚,雌性雉雞齊鳴不已,她的右手中指上還纏繞著一圈黑色的細毛,螺旋形如同一顆黑色珍珠,能夠伸展達一尺多長。當年駱賓王替徐敬業撰寫的討伐檄文中,尖銳抨擊武曌種種過失,女皇讀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之時,隻是微微一笑;然而讀至“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不禁慍怒道:“我的宰相怎會錯過這樣的奇才!”

    唐中宗景龍年間,一次召集學士們狩獵,期間出現了一場奇特的狩獵表演。一位機智的隨從利用死鼠和風箏誘捕了兩隻高空飛翔的雕,就在眾人抬頭仰望之際,一隻狡猾的兔子突然從前麵竄出,皇上眼疾手快,一棒揮下,兔子瞬間斃命。皇帝為此喜不自禁,隨從們齊聲高呼萬歲,場麵熱鬧非凡。

    農曆三月三,皇宮裏頭舉行神秘贈禮,皇上賜予親近大臣每人一根細細的柳枝編織而成的護身圈,聲稱隻要佩戴著它,就可避邪驅蛇,仿佛小小柳圈裏藏著千年的咒符。

    寒食時節,宮中熱鬧非凡,皇上給各位重臣派發了五彩斑斕的蹴鞠球,那些球身繡滿了繁複的花草紋飾,恍若從宣台仙境飄落凡間的錦繡雲團。

    立春當天,猶如春天使者降臨,皇上又慷慨地賞賜了各路親信一棵棵巧奪天工的彩花樹,每一片花瓣似乎都承載著新春的祝福與期盼。

    到了臘日這個冬日裏的慶典,皇上沒有忘記北門學士們,他們收到了精致的碧綠鏤牙筒,裏麵盛裝著珍貴的口脂和蠟脂,讓這些飽讀詩書的學者們在寒冬也能保持唇紅齒白,精神煥發。

    一天夜裏,皇上做了一個詭異的夢,夢見一群白鳥在空中翱翔,卻被幾十隻蝙蝠追趕,最終紛紛墜地。驚醒之後,皇上急召那位神秘莫測的萬回和尚入宮,和尚一聽夢境,意味深長地說:“陛下,這正是回歸上蒼的時候啊!”次日,皇宮之內發生了震驚朝野的重大變故——皇上駕崩。

    睿宗皇帝在巡視內府寶庫時,發現了一件稀罕物——一根金光閃閃的鞭子,長達四尺,由數節組成,其間有被蟲蛀蝕的地方,卻巧妙地形成了盤龍般的紋理,鞭柄上懸掛著一塊象牙牌,上麵刻著“象耳皮”字樣,坊間流傳此乃隋朝皇家遺珍。當年睿宗還是冀王時,寢室內牆壁上蝸牛爬過的痕跡竟然構成了一個大大的“天”字,這讓睿宗心生敬畏,急忙命人擦去。誰知幾日後痕跡再現,待他登基之後,便特意打造了玉雕金蝸,分別供奉在佛道兩教的聖像之前。

    再說那風流倜儻的玄宗皇帝,在宮中時,有時被人親切地喚作“阿瞞”,有時又被戲稱為“鴉”。壽安公主便是曹野那姬所生的女兒,因為她在九月出生,未能按照慣例出嫁。玄宗常讓她身著道袍,主持宮中的香火儀式,昵稱她為“蟲娘”,甚至尊敬地喊她“師娘”。當玄宗成為太上皇時,有一天對著代宗說:“你在東宮時名聲極佳。”然後指著壽安公主,笑著說:“蟲娘雖是我這個老鴉的女兒,將來你也該給她找個正式的名號。”後來代宗在靈武執政時,決定讓壽安公主與蘇澄結為夫婦,並正式冊封她為壽安公主。

    天寶年尾,南疆交趾獻上稀世奇珍——龍腦香,形狀宛如胖乎乎的蟬蛹般奇特。波斯那邊傳說是隻有千年老龍腦樹的老節疤裏才能產出這種寶貝,在宮中尊稱為“瑞龍腦”。皇上對這玩意兒極為看重,僅賞賜給了貴妃娘娘十枚,那香氣濃烈到能在十幾步之外都能聞得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