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上的古渡

第5章 試功夫(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天早上,趙一鳴吃過李二叔給他做的早飯,跟著李二叔在村子裏轉了一圈,才向村委會所在的院子走來。

    李二叔領著趙一鳴,穿過一天土道,李二叔指了指前麵的一個窯洞院說道:“前麵那個有二層窯洞的窯洞院就是村委會。”李二叔拿出一個煙荷包,把煙袋鍋在煙荷包裏裝滿了煙絲,用打火機點燃,美美地抽了一口,吐出滿嘴的煙霧,吧嗒著嘴說:“這二層土窯洞就是城裏的小二樓,下麵窯洞是村委會,上麵的窯洞是村委的招待所。”

    趙一鳴聽了李二叔的話,抬頭向前方望去,隻見離他們一百米遠的地方,靠著土崖下有一所院子,越過半腰高的石牆,看到了土窯的上麵還有一個土窯院,隻不過上麵的土窯院向後退出幾十米,成了院子,也是底層窯洞的窯頂。這是典型的院中院。院門是一個木質門樓,門框上釘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子最醒目,上寫:海龍縣古渡村村委會。

    這是個有三眼窯洞的院子,坐西朝東,靠北的院牆下是一個通向二層院子的磚砌樓梯;離樓梯不遠的北窯洞,村委會做了辦公室,中間的一眼窯洞是庫房,西麵的窯洞沒有門框、窗戶,裏麵是一盤石磨,靠裏麵的牆角下有一個火爐子,上麵正坐著一壺水,發出了水快開時才有的“吱吱”的響聲。

    趙一鳴在村委會的院子裏轉了一圈,發現了石磨,走了進去,圍著石磨轉了轉,新奇地拍了拍。

    李二叔跟在趙一鳴的身後,看到趙一鳴那詫異的目光掃視著窯洞,趕忙加以解釋,“這院子,原來是古渡村個人開的磨麵坊,後來有了電,村裏買了磨麵機,在村中央找了個地方,蓋了一間房子,成了新的磨麵坊。這院子的主人全部去了外地經商去了,這些東西就丟在了這裏,這院子成了一所空院子,村委會就占了。”

    “是麵坊,還有那種麵粉味,石壁村不是也有個磨麵坊?”趙一鳴的鼻子很尖,一走進窯洞,就聞到了這種特殊的味道。

    “你說的對,石壁村也有一磨麵油坊。那是哥哥開的,這個是弟弟開的,兩個結伴去了南方做買賣去了。據說,那邊的生意做的很好,這就是樹挪死,人挪活啊。”

    趙一鳴出了窯洞,仔細地看了一下院子。這個院子,是個獨院,四、五十米見方,建在村子北麵的最高處,在半人高的院牆前,可以看到整個古渡村。這村子並不大,鱗次櫛比的院落,一個個向下排去,一直排到了龍門河的岸邊。

    龍門河岸邊停靠著幾隻船,河麵上有些船隻在來回穿梭。

    李二叔告訴趙一鳴,“這條河就是龍門河,停船的地方是個古渡口,古渡村名也是由這個渡口而來的。原來這個地方沒人,隻是有一隻船來回的擺渡,後來有外地逃難人,在這裏安了家,慢慢地搬來的家戶也越來越多,形成了村子,也就有了專門的擺渡人,古渡的地名變成了村名。”

    “收皮子了,收皮子了!”幾聲喊叫聲從坡下麵傳來。他們循聲望去,一個騎著250摩托車的中年漢子在坡下的院子門口喊叫著,有幾個村民拿了幾張羊皮賣給了那個中年人。完成交易後,那個中年人騎著摩托車,順著“之”字形的坡路,向上而來。

    李二叔見了那個皮貨商,麵色一下子變成了灰白。

    趙一鳴回頭看到了李二叔的表情,關切地詢問道:“李二叔,你身體不舒服嗎?”

    “有點頭疼,可能受熱造成的。”李二叔胡亂地應了一聲,心裏卻暗暗地說:“這比受熱還難受,這就是催命的閻王來了。”他想躲避到窯洞裏。

    但他剛轉身,身後就傳來了那個皮貨商的問話:“老哥,家裏有皮子嗎?我是收皮子的。”那個皮貨商已把摩托車停在了院門口,探著頭向院子裏觀望,看到了是李二叔,突然笑了幾聲,“哈哈,我以為是誰呢?原來是李老弟,你欠我的錢呢,今天是不是能還我?”說著就走進了院子。

    李二叔嘿嘿地笑道:“好說,好說,咱們去院子外麵談談。”說著就拉著皮貨商出了院子,

    走到了下一個院子的窯頂上竊竊私語起來。

    趙一鳴離得遠,聽不到那二位的談話,他也懶得聽,他看著河麵上的船隻,腦海裏又出現了爺爺那慈祥麵容,而且和他並排坐著的一個中年人,他倆一起坐在爺爺的對麵,聽著爺爺給他講抗美援朝的故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