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我玩的就是真實!

第 三十七 章 苗家古寨(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這塊門樓經曆無數風雨歲月侵蝕,肉眼可見的有很多地方已經腐爛了,但是經過了這麽多年這塊門樓依舊屹立不倒,可見先輩工匠的技藝高潮,看到這我心裏莫名的有一種情感,說不上來,好像產生了共鳴一樣。

    這時候我們之前找的那個向導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個向導自然是知道我們來此的目的。

    他帶著我們經過苗家古寨門口朝裏走去,此時寨子裏很多的男女老少紛紛在遠處朝著我們觀望。

    而且目光主要是落在我們那兩輛裝滿生活用品的拖拉機上,雖然他們這裏的人很少出去,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認識這些。

    沿著村裏的石子路一路朝裏走,一眼望去清一色的吊腳樓,這些吊腳樓都很高很寬敞,從外麵看這些吊腳樓好像隻有幾根木頭柱子支撐,給人一種搖搖欲墜,好像很容易就塌了一樣,實則不然。

    雖然它隻用了幾個木頭柱子支撐,實際上非常結實,之所以這麽結實,是因為整棟吊腳樓全部用了當地的木材建造而成,采用的是傳統卯結構,整棟房屋沒有用一顆鐵釘子。

    你們想想這些吊腳樓僅憑幾根主要的木頭柱子支撐就能這麽多年屹立不倒,可見當時這些建造者的動手能力之強。

    這些吊腳樓也稱為吊樓,在很多少數民族的村莊都能看見,例如苗族,土家族等,現在的話你們去湖南雲南等地的苗族或者土家族的話依然能看見。

    這裏的吊腳樓基本都是三層的,吊腳樓一層用來養牲畜,家禽層用來住人,三層是用來儲存糧食。

    這地方的地勢特點就是典型的雲貴川地貌,梯田裏種著一大片的茶樹,看著別有一番風味,等我以後賺夠錢了,我就在山裏找個這樣的房子養老,安享晚年,豈不美哉。

    雖然這些吊腳樓,采用的都是榫卯結構,全屋建造沒有用到一顆釘子,但是他的繁瑣程度,絲毫不比現在建造的紅磚房啥的要少。

    以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蓋頂的,現鄂西的吊腳樓大多用泥瓦鋪蓋。

    一般想要建造一間吊腳樓首先需要,第一步要備齊木料,苗寨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

    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梁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

    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

    第四步是"立屋豎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

    立屋豎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簷,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這些基本就是建造一棟吊腳樓的所有工序了,其中真正的繁瑣可不是我幾句話就能蓋過的,隻有親身參與其中才能明白其中的諸多不易。

    就在我們幾人還沉醉在欣賞苗寨的風景和一些古建築的時候,一名老者被一群人簇擁著朝著我們這邊走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