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醫生,江老師又孕吐了

第141章 私立(2/2)

    江知念想了想,搖頭:“可是這裏掛一次號要1000,而且所有的優質服務的前提,是醫生和護士不用看很多病人,可是如果公立醫院的醫生每天也隻看十幾個病人,那很多病情急切的病人就要排到很久以後了。”

    就像時曄所在的醫院,每個醫生光是半天最少就要看50個病人,就算這麽多號了,還總是有來求加號的,如果都按照私立醫院的模式來,可能排3個月都排不上。

    本地的病人還好,如果是那些外地來求醫的病人,要怎麽辦呢,光是住宿費就能把他們拖死。

    “這其實就是國外醫療的模式,很多好的醫生都去了私立醫院,隻有那些有高額醫療保險的富人才看得起,如果隻有最基礎的醫療保險,就隻能去公立醫院慢慢排隊預約。”

    江知念看著時曄的神情,忽然道:“如果是你呢,你會來私立醫院嗎。”

    來之前時曄就和她說過,有一個內科的師兄從公立醫院跳槽到了私立醫院。

    時曄輕笑:“我是外科醫生,除非以後轉婦產科,否則目前國內私立醫院的規模,很難撐得起一台複雜的手術。”

    不僅僅是醫院規模的問題,還有病人的信任度以及國內商業保險的普及問題,但這個說起來就複雜了,時曄懶得去談論。

    “那,那如果不當外科醫生呢……”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那個師兄會跳槽,其實也是生活所迫。”三十多歲了卻買不起房,孩子要讀書,要上興趣班,老婆不想天天擠地鐵,也想有個代步車,方便一家三口周末去周邊玩玩,可是頻繁加班的丈夫卻無法為家庭帶來等值的經濟收益。

    那個師兄離開醫院後,也曾迷茫,也曾惆悵,直呼理想已死,不過最近這段時間聽說春風得意,還經常勸以前科室的同事也出去看看,表示隻有在外麵才有真正的循症醫療。

    這些他不做評價,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人生價值的權利,也許是社會價值,也許是經濟價值,都無可厚非。

    就像他們醫院還有一個醫生,幾十年來堅持支援落後地區的醫療衛生建設,每年都要帶隊去山區進行援助義診,據說他每一次過去手術,當地十裏八鄉的醫生都排隊來學習,觀摩。

    事實上,在他原本的計劃裏,等到博士畢業成為正式的醫生後,也會申請加入這個援助的隊伍裏進行工作,正如他母親當年做過的一樣。

    江知念靠在時曄肩膀上:“我覺得應該給醫護人員再多發點工資……”

    “你這是作為醫生家屬的抱怨嗎。”

    “不是抱怨,是真的覺得你們很辛苦,付出很多,多發點工資才能把好的醫生留在公立醫院裏,這樣貧困的病人才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救助。”

    如果有一天,好的醫生全去1000塊掛一次號的私立醫院了,那很多月薪3000的人怎麽看得起病呢。

    時曄揉揉江知念的腦袋:“江老師說的很有道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