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卒過河

第232章 新的術法(2/2)

    它也可以作為近身之術,不過比較少見,因為在築基期,修士們可能量到飛劍的位置,一般極限就在六,七成的距離,也就是,飛劍飛到百丈時,修士可以發動劍技量過去六,七十丈,幾乎就有瞬移的效果,但再遠,限於築基的身體神魂,就無法承受人劍合一時巨大的拉拽之力。

    外劍修與人對戰,基本上都是維持在飛劍最大攻擊範圍的邊緣,這是劍修的特點所至,離的再近,術法優勢就顯露了威力,所以劍修一般輕易不會於中距離戰鬥。

    他們就兩個最佳距離狀態,最遠距離,和咫尺之間!

    這樣的戰鬥習慣對量劍尺來就比較尷尬了,你和對手在二百丈距離上交手,你一個量劍尺過去,結果把距離縮短到了八十丈,持劍夠不著,飛劍還別拗,尷尬不尷尬?

    但這不是它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每次人劍合一時,因為築基修士比較尷尬的精神力量修為,他們往往不得不要花數息時間讓自己從眩暈僵直中反應過來,這對身處戰鬥中的修士來,是十分致命的,對手夠機敏的話,這數息時間就足夠要了你命去!

    所以,雖然是種在築基期就能使用的超短距離瞬移劍術,卻沒人敢用它,隻有到了金丹期,修士的神魂精神有了本質的提高,能把瞬移後的失神控製在一息以內,這門劍術才有了在戰鬥中使用的價值,但金丹劍修此時又有了無數其他的選擇,也未必就一定選它,故此,量劍尺作為一門非常有特點的,逃跑近身兩相夷劍術,卻極少有人問津。

    這些致命的弱點,對婁乙來正好不存在!

    他的飛劍射程因為有了劍靈的存在而超長,當他和對手在二百丈上對峙時,完全可以把飛劍放空到三百丈距離,然後驟然直接近身!

    因為精神力量強大,他的失神暈眩時間會比正常人短的多,如果再多加練習,就不失為一門非常實用的劍術!

    其實在內劍,有一種同樣性質的劍術,名為隨形劍附,就具備同樣的效果,可惜,那需要劍丸的配合!婁乙沒劍丸,隻有四季,也不知道他和四季劍靈的配合能否讓這門劍術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婁乙所選擇的秘術,以冷門居多,這不奇怪,因為他比較特別的習劍理念,比較特殊的宇宙飄流經曆,當他選擇了北鬥星經這門在道家正宗中非常流行,卻在劍脈中十分偏僻的主功法時,也就意味著他接下來的選擇必定與眾不同。

    北鬥星經,並不適合劍修,因為他們沒有道家法修的心態去沉下心思探索星空的秘密,這種厚積薄發的功法最起碼在修行前期並不適合講究爆發的劍修,這是方向上的區別,很難協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