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陵異兆(1/5)

    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陵異兆

    李慶安在太原隻呆了一天,便立刻趕回長安了,讓他急匆匆趕回長安的可能隻有一種,長安發生了大事。

    長安確實發生了大事,準確地說,這件事並不是發生在長安,而是發生再京兆府的屬縣高陵縣,有漁民在中白渠中捕捉到一隻特大龜,看個頭這隻龜至少有千年以上,讓人感到異常驚訝的是龜背上竟然刻有文字。

    漁民不識字,把龜送到了縣衙,縣衙主簿認出了這幾個文字,是一種古體篆字,隻有六個字‘唐再興,慶平安’。

    高陵縣的縣令有極高的政治覺悟,他感覺到這幾個字的寓意深刻,便立刻把大龜送去了朝廷,這些篆字讓政事堂的高官們都大吃一驚,立刻下令封鎖消息。

    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迅速在長安流傳開了,民間都在猜測這些文字的寓意,首先龜是一種吉祥動物,他的出現一般都是瑞兆。

    而那六個字,意思比較淺顯,很多人都猜出來了,唐也就是李氏的意思,也就是說李唐王朝的再興盛,在於慶平安,慶平安有兩層意義,一是現在的年號是慶平二年,表示一種時期,而另一層意義,就是把三個字中的‘平’字去掉,剩下‘慶安’二個字,這是李慶安的意思。

    也就是說,李氏王朝的重新興盛,在於李慶安,很多人都傾向於後一種解釋,而且還有人推斷出,那個‘平’字也有意義,也就是掃平安祿山,掃平南唐。

    更讓人詭異的是,從朝廷內部傳出消息,龜上的文字,至少在百年左右,百年左右,那就是唐朝建立之時,很多人一下子聯想到了巨龜的發現點,高陵縣,這裏離唐高祖李淵的獻陵很近,這就容易讓人產生更深的遐想了。

    這個消息無疑使平靜的長安一下子激起了萬丈波瀾,瑞兆,李慶安的瑞兆出現了。

    此時李慶安在長安的聲望很高,他平定江南,使江南糧食送入長安,江南的第一批糧食送到,長安米價立刻暴跌,鬥米百文,這是天寶八年以來的最低米價了,而河東又傳來了唐軍在潞州大敗賊軍的消息,全殲賊軍精銳十餘萬人,而此時出現了李慶安的瑞兆,不由使人都聯想到了一件事,李慶安要登基了。

    李慶安登基是很多人都認為理所當然之事,經過幾次大的動蕩,長安的皇室宗族都漸漸衰敗下去了,大多數有地位的宗室都去了南唐,留在長安的都是一些沒有關係後台的宗室遠族,很多人甚至連爵位都沒有。

    而現在的皇帝極為幼小,很多人根本就不承認,就放佛他不存在,一個幼小的皇帝,就算二十年後長大,也是無德無能,怎麽可能把大唐帶回中興大治。而能重振大唐之子,非李慶安莫屬。

    他是建成太子之後,而且是四代嫡傳,有正宗的皇室血統,而且他手握重兵,可以牢牢控製住朝廷政權,可以使大唐長久地處於一種平安之中,隻要天下靖安,大唐的國力就會慢慢恢複,這也是天下人所渴盼的。

    但真讓李慶安登基,很多人又覺得一時接受不了,這就仿佛一個天天和你晨練跑步的鄰居,忽然變成你的領導一樣。

    但這些都是一種妄猜,登不登基,那要看李慶安本人的意願,長安民間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這隻刻有神秘文字的巨龜上,它的來源,這真的是天意,還是有人刻意而為?

    巨龜的消息越傳越廣,剛開始還是在少數有身份的人中流傳,但後來幾乎整個長安都知道了這件事,這件事終於驚動了情報總堂。

    這並不是說情報總堂現在才知道這件事,事實上高陵縣將巨龜送到長安時,情報總堂便得到了消息,一般而言,如果是李慶安自己想做這種事情的話,都是由情報堂來操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