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黨戰役 (四)(2/4)

    這是一種剛剛研製出的專供騎兵使用的弓弩,頗似後來的神臂弩,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步,有效殺傷射程為一百八十步。

    它的主要不同在於上弦方式,一般弩箭都是力道向後拉開,用腳蹬或者臂力,但這種弩箭卻有一根撬棍似的銅棒,從下端反向向前拉開撬棍,利用杠杆的原理,可以很輕鬆地上弦。

    對於步兵,這種反向上弦方式不太實用,但對騎兵卻不同,弩箭有把木柄,騎兵可以一手執盾,另外單手握柄上弦,在騎兵的馬鐙邊上有一個鐵環似的東西,這個鐵環就是上弦的關鍵,配合這種騎弩而專門添加,隻要把撬棒插入鐵環內,單手向上用力一提,隻聽‘哢嚓’一聲,上弦便完成了。

    箭矢也是用匣弩,一匣二十支箭,隻要端弩呈水平,用食指撥開箭蓋擋板,一支弩箭便會準確地落入箭槽中,即使略有偏差,也可以手工調整,箭隻有七寸,但更鋒利,速度更快,透甲力更好,這種騎弩方便、快捷、威力強大,一萬把騎弩剛剛裝備到軍中,便深受騎兵們的喜愛,由於箭匣極像犀牛角,因此騎兵們又稱它為‘犀牛望月弩’。

    再加上它有手柄的獨特之處,很多聰明的士兵便利用盾牌上麵的凹槽和這種弩配合使用,可以單手射擊,這種射擊方式迅速風靡軍營,也引起了軍匠們的注意,開始研究盾牌和弩箭的配合了。

    兩千騎兵圍成了內外兩個大圓圈,兩千把騎弩冷冷地瞄準了三百步外的敵軍,雙方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但這種對峙的局麵隻維持了片刻,西南麵的李歸仁軍隊率先發動了攻擊,緊接著東麵的蔡希德部也跟著發動了攻擊,安守忠的五千護糧軍也殺上來了,但北麵的一萬李懷仙軍卻沒有動,他們搖旗呐喊,擂鼓助威,但沒一個人殺出。

    李懷仙的手下猛將李日越得到了主帥的指示:出兵不出力,以圖保存實力。

    兩萬五千燕軍從三個方向迅猛殺來,氣勢如排山倒海,令人駭然,但李光弼卻一動不動,他帶有秘密武器,並不慌張,李光弼見北方的軍隊雖然喊殺連天,卻並沒有實際進攻,他心中若有所悟,便迅速調整陣型,由圈陣變成了半月陣,發射麵更大了。

    盡管唐軍隻有兩千人,但他們卻凝重如泰山,一個個目光冷厲,手端騎弩,瞄準了撲麵而來的燕軍,他們沒有絲毫懼怕和退意,兩千集團所散發出的強大殺氣,卻絲毫不亞於二萬五千燕軍。

    燕軍在迅速地向唐軍奔進,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二百步....一百八十步,騎兵率先進入殺傷距離了,一陣急促的梆子聲在唐軍隊伍中陡然響起,跟隨著梆子聲,一千支弩箭如暴雨一般射出,撲向密集的燕軍騎兵,隻見一片人仰馬翻,數百名燕軍騎兵被射中,翻騰倒地,亂作一團,緊接著內圈騎兵催馬上前,又是一千支弩箭勁射而出,密如疾雨,又是三四百名騎兵中箭栽倒。

    另外一千騎兵已經上好弩箭,再次發射,唐軍士兵已經漸漸默契,他們不再一前一後,而是並排發箭,每個人都和旁邊的戰友形成了時間差,一輪箭射出,又一輪箭又立即發射。

    入環、提弩、落槽、射擊,幾乎是一氣嗬成,動作異常熟練,以至於箭陣沒有任何停頓,如行雲流水般舒暢,鋪天蓋地的箭矢一輪一輪射向敵軍軍陣,短短的百步距離,已經射出了六輪一萬兩千支箭,騎兵死傷者已經接近五千人,李歸仁的八千騎兵率先崩潰,撤出了圍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