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黨戰役(一)(1/4)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黨戰役(一)

    或許是意識到唐軍援兵的到來,燕軍開始連夜東撤了,夜色中,李慶安和數十名大將在府城關的城牆上,凝視著對岸的敵軍調動,一盞盞哨塔上的燈依次滅了,對岸歸寂於黑暗之中,這時,一羽信鴿從對岸飛來,這是對岸的斥候送來了消息。

    “大將軍,最新情報!”

    一名校尉將一卷鴿信遞給了李慶安,兩名親兵連忙舉過火把,李慶安展開鴿信看了看,對眾人道:“這是良馬寨斥候傳來的消息,李懷仙的軍隊已經先退過良馬寨了。”

    李嗣業眉頭一皺道:“聽說安慶緒已經到了對方軍中,這應該是安慶緒替代了李歸仁的主將,隻有他能協調李懷仙同時撤軍。”

    “你擔心他們又開始精誠合作嗎?”李慶安笑著問道。

    李嗣業點了點頭,“卑職確實有一點擔心,安祿山應該也意識到了李懷仙和李歸仁的矛盾,所以才讓安慶緒來為主將,有安慶緒居中調和,兩李之間的矛盾很可能會消弭於無形。”

    李慶安笑著搖了搖頭,“安慶緒來了也沒用,他們最多隻是表麵上的和解,撤軍、行軍或許沒有問題,可一旦涉及到雙方的切身利益,比如激戰,他們矛盾就會顯露無疑,這不僅僅是他們之間的矛盾,還涉及到了雙方各自的利益,他們的利益不可調和,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或許吧!大將軍考慮問題和我們不同,或許更能看透。”

    李慶安笑了笑又道:“明天一早,我們去看一看李歸仁的紮營,應該有更多的收獲。”

    .........

    天漸漸亮了,對岸的斥候又傳來消息,燕軍所有的士兵都撤過了良馬寨,向上黨方向而去,良馬寨在沁水以東約八十裏,那裏地勢險要,攻防兼備,燕軍撤離良馬寨也就意味著他們確實是退回潞州了,李慶安當即下令北唐軍渡河。

    兩個時辰內,北唐軍的工程營便在沁水上搭建了兩座浮橋,大軍開始迅速渡河,李慶安命大將荔非元禮為先鋒,率騎兵一萬,限他半天之內拿下良馬寨,荔非元禮當即領令,率一萬騎軍,浩浩蕩蕩向良馬寨疾奔而去。

    李慶安則和李嗣業來到了李歸仁的駐營處,李歸仁似乎也意識到李慶安會來查看他的營盤,臨走時收拾得幹幹淨淨,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但正是這樣,說明了李歸仁心細如發的一麵。

    李嗣業見李慶安的幾名親兵在測量哨塔間的距離,不由走上前笑道:“這就是大將軍的細節決定成敗了。”

    李慶安也走上前笑道:“雖然李歸仁自認為把一切痕跡都抹掉了,灶拆除了,水井也填了,但就從這座哨塔身上,我還是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情報。”

    李嗣業好奇道:“卑職但聞其詳。”

    李慶安笑了笑,走上前問親兵道:“測量幾座了?”

    “回稟大將軍,我們已經測量了五座。”

    “夠了,把測量結果給我。”

    一名親兵校尉將一隻測量板遞給了李慶安,測量板方方正正,上麵夾著十幾頁紙,紙上畫有標準表格,這是李慶安親手設計的測量表之一,專門針對敵軍哨塔的測量,另外還有營盤、還有糧草庫、還有羊馬圈等等幾十張表格,在專門的測量兵測量結束後,交給參謀營進行分析總結,最後得到各種準確的情報。

    這種方法李慶安還沒有在安西推廣,是他進中原後才開始實施,所以李嗣業也是首次看見。

    李慶安看了看數據,便對李嗣業笑道:“正如我的猜測,每兩座哨塔的間距都是一百步整,沒有任何偏差,哨塔雖然已經拆除不知道高度,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李慶安走到一座哨塔前,哨塔表麵的浮土已經被清理幹淨了,露出了黑洞洞的四個樁孔,他指了指樁孔對李嗣業笑道:“這些樁孔也能透露出很多秘密,首先是四根樁的樁距,都是八尺整,非常精準,而且五座哨塔都是一樣,其次是孔深,我的親兵已經測量過了,每個孔深都是一丈二尺,五座哨塔的二十個樁孔都是一樣,雖然有一兩寸的差異,但可以不用考慮,這說明什麽,李將軍想到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